A . 本文在刻画大铁锤的形象时,先扬后抑,开头写他的名不见经传、能吃、貌丑、沉默寡言,最后写他的英勇神武,引人入胜。
B . 文章层层设置悬念,大铁锤的名字、身份、怪异的行为和装束,到宋将军这里的动机以及他毅然离开的原因,都是读者想要知道的。
C . 读完通篇,有的疑问得到了答案,有的疑问却仍然无法解答,这一“异人”形象更使人难以忘怀。
D .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纯为记叙,不加任何评论,只是通过别人的叙述和人物的语言来显示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因而形象生动,文意含蓄,发人思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
②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2. (7分) (2019高一上·鹤岗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南海
文天祥①
朅来②南海上,人死乱如麻。
腥浪拍心碎,飙③风吹鬓华。
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注)①文天祥(1236~1283),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此诗写于文天祥兵败被执,被押解南去又回返的途中。②朅来:指离开。③飙:暴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离开南海,看到死人多得像乱麻一般,侧面交代了这里曾发生过激烈的战争。
B . 最后一联借景抒情,并卒章显志,写出了作为抗元名臣的文天祥凛然的民族气节。
第5 页共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