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
西南丝绸之路与佛教传入有关。丝绸之路开通后,南亚佛教通过中亚、西域传入内地,融合中国传统的汉文化,成为汉文化圈的一种重要宗教。西南丝绸之路的兴起应该早于沙漠丝绸之路,因为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在今阿富汗看到从印度运去的“蜀布”,也就是说在张骞“凿空”之前,中国西南地区已经与印度有了商贸、文化往来。四川三星堆遗址与成都金沙遗址发现的象牙,均应产于印度。如果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西南丝绸之路要上溯至夏商时代。
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通过古代码头、沉船的考古发现,以及相关地方的考古发现来探索其路线。比如在安阳殷墟发现的三千年前刻甲骨文用的龟板,经过验证是来自马来西亚的“亚洲陆龟”。唐、宋、元时代,尤其是宋元时代,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船队活跃在印度洋,远航至非洲东海岸。
总之,古代的四条丝绸之路中,沙漠丝绸之路最重要,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关系到中国汉唐王朝盛世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关系到汉唐王朝“和合外交”的实施,关系到古代世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选自刘庆柱的《“丝绸之路”的考古认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使得人们了解了在历史文献上没有详细描述的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B . 作为东北亚国际交通线的草原丝绸之路,对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始终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
C . 考古发现的汉唐王朝军政、经济设施遗存是当时西域地区“国家主导文化”的具体表现。
D . 古代码头、沉船、相关地方的考古发现,确立了宋元时代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如何从考古角度认识草原、沙漠、西南、海上四条丝绸之路。
B . 文章运用事例论证,引用了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沙漠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政治之路、外交之路。
C . 张骞出使西域前西南地区就已经与印度有商贸来往,这证明西南丝绸之路的兴起早于沙漠丝绸之路。
D . 文章运用假设论证,证明西南丝绸之路不仅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通道,而且其开通可上溯至夏商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日本考古发现的大量中国文物说明草原丝绸之路的线路是从中国往东发展最后到达日本九州的。
第7 页共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