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灾难报道始终的舆论导向的价值导向

发布时间:2024-10-12   来源:未知    
字号:

灾难报道始终的舆论导向的价值导向

【灾难报道中舆论导向的价值导向】

本文以《人民日报》5月13日~31日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探究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的传播效应以及在灾难事件中发挥的舆论导向作用。

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传播效应

媒体在灾难事件中不能仅仅担当单纯的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应该对其报道的内容做必要的调整,注意到媒体的报道带来的传播效应,根据事态发展的状况来确定报道的重点,为取得抗灾的胜利营造稳定的社会氛围。根据“议程设置功能”,媒体能够使其对灾难事件的报道的传播效应达到最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凝聚功能

《人民日报》从5月12日~13日共刊出了142条社会救援报道,而随着抗灾工作的进一步往前推进,利用媒体覆盖面广的特性,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社会救援的队伍中来,通过报道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凝聚力,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来关注、支援着灾区的救灾工作。刊出的128条抗震救灾英雄的报道极大地鼓舞了坚守在抗灾一线的军民,坚定了他们的信心和决心。

2. 激励功能

灾难来临时,考验着政府的应变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领导人的态度和决心直接决定了抗灾行动的成败,《人民日报》共刊出了51条新闻来及时报道政府关于抗灾的最新政策,这种政务公开化的行为,能够让公民及时得到政府的权威信息,也能够督促政府及时调整政策的失误和不足,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心。媒体注重了对于领导人亲赴灾区的报道,共有52条,这些报道没有流于形式,而是从具体的行动、表情、语言等各个极具个人魅力的方面凸显领导人的形象,领导人亲赴一线的行动激励着灾区的军民。

3.消解功能

《人民日报》的“抗震救灾进行时”板块,着重地介绍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包括伤亡人数的统计,抗灾人力物力的投入量,灾情的最新介绍,社会各地的救援信息等各种与抗震救灾密切相关的信息,公开透明的信息消解了灾区不安的因素,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虚假信息给社会舆论造成的不良影响。

4.预警功能

面对灾难事件,媒体一定要注意发挥其预警功能,成功的媒体预警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人民日报》5月12日~31日共刊发了56条预警信息,如:5月14日的“关注灾后公共卫生”专栏就是典型的预警性报道,这些具有警醒意味的信息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及时地制定相关的方案避免灾后的再度伤害产生。

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

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民众容易产生惊慌、恐惧的不安心理,媒体有责任通过具体的报道来让民众重新认识现状。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在于向社会提供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舆论形成中只是个材料供应者和意见反映者,在社会重大公共事物面前它更是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者。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人民日报》在5月13日的头版头条刊出了地震的消息,报道了政府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的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并用了较多的篇幅报道温家宝总理立赴灾区抗震一线的消息。这些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灾区人民的无助心理,而大部分的社会民众对于灾区的灾情和救援情况十分地关心,对于政府的决策能够发挥的作用还处于一种焦急的观望状态,《人民日报》从5月16日起在5~8版设置了“抗震救灾特刊”,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社会上所有关注此次灾情的民众提供最新的消息,一是为紧张进行的抗震救灾工作创造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二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发动起社会的力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人民日报》的报道根据抗震救灾工作的进程,以5月21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灾难报道始终的舆论导向的价值导向

这两个阶段的报道各有侧重,为的是最大程度地配合救灾工作的展开,积极地发挥正面舆论导向的作用。

第一阶段中,《人民日报》的报道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的特点,灾难发生后的首要任务是抢救存活者,所以报道的重点放在了救灾报道上,救灾报道的数量占报道总量的22%,这些报道将人的生存利益放在了首位,坚定了人们取得抗灾胜利的信心,也在社会上形成了积极正视灾难的舆论。

第二阶段中,灾区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向了灾民的安置和灾后重建,这一时期,《人民日报》中关于灾民的生存状况报道占总报道数的17%,媒体还呼吁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灾民的生活状况和灾区的重建。在第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结束后,讴歌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事迹也成为了这个阶段媒体报道的重点,《人民日报》为此专门设立了“抗震英雄谱”栏目,总共报道了89条英雄事迹,占总报道数量的31%。大批的救灾物资发放到一线,至于这些物资如何使用,《人民日报》共刊出了22篇关于社会监督方面的报道,与前一时期的3篇相比,增加了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使政策的执行和物资的使用情况公开化,接受公众的监督。 导向意识决定灾难报道的方向。新闻媒体具备强大的渗透力和覆盖面,是思想舆论的放大器,是公众情绪的催化剂,正确的舆论可以凝聚人心,相反,新闻舆论若出现误导,就会涣散人心,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

把握好灾难报答的导向,首先要及时准确的告知民众真相。民众有知情权,媒体也有报道真相的责任,第一时间报道实情报道真相,是对民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在有来报道真相的权利后,媒体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肆无忌惮地去生产各种各样的内容,而是提升记者报道真相的素质。重大突发灾难时对新闻记者良心和职业道德的考验,不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用自己手中的笔话筒镜头去向受众传递所见所闻的新闻信息,用理智去选择报道题材,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应成为记者的自觉行动。真相应该用理智的方法报道,让民众理智地对待,这是对于灾难报道的最根本的原则。汶川大地震第一时间向实惠发布简要信息,随着记者到达现场、信息的汇总,大量发布灾情状态,政府应对措施、公众防范措施等。在灾难面前,有效的媒体传播提高来突发灾难的细腻系透明度,从而为危机应对提供来决策参考,并能影响全社会调集更多资源,避免更大的次生灾害

其次,把握好灾难报道的导向要正确的认知灾难的本质。世界时不断运动不断前进来。明确食物发展的规律,目的是为引导报道方向。我们不能只看咱能的表层,不能只看现象而不关注那些深层次的东西,也不能用一种精致的观点去看待他。应当是更理性更科学更全面有分析有选择地向受众客观报道。这就要求对灾难报道不仅是展示灾难,而是报道影响人们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那就是让受众从报道中受到启发,得到知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提炼出理性的思考和人文色彩的东西,这样的灾难报道才是最终目的。灾难报道也要符合这一规律,针对发展的美格决断,从公众的价值取向出发,确定报道主题抗争就在前一阶段突出紧张救援抢救生命追思逝者的主题,随着抗争救灾的深入推进,希望在废墟中重生走出悲伤走向希望在后重建成为后期的主题,达到来宣称主题与抗争救灾的主流向吻合而对建筑质量问题帐篷流失等的质疑,则加以科学引导疏导来群众情绪

无论从新闻价值还是读者需要来看,灾难事件都是具有很大新闻价值的报道题材。 报道上要熟悉政策规定,培养无畏精神,提高职业素质,完善技术条件

灾难性新闻在报道上与突发性事件报道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根据我国特定的新闻环境和宣传特色,强调及时准确报道的同时,们更加重视社会稳定的维护和宣传效应的达成。因此,报道凡是上需要兼顾新闻宣传政策政府部门导向。当然,记者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灵活有一的职业素养和……都十分重要

1熟悉相关的政策规定 把握新闻的舆论导向

灾难报道始终的舆论导向的价值导向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群众的耳目喉舌,担负着重要的宣传作用。在爸爸新闻多属突发性异常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等特点,因此特别能够引起读者的惯犯关注和社会的强烈反响,也受到政府部门的特别重视。所以,灾难新闻对无论对新闻宣传部门舆论导向功能 的发挥还是对社会稳定的维护救灾措施的推进等都非常重要。我们对灾难新闻政策和规定的认识,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清醒认识灾难新闻与舆论导向的紧密联系。好不走样地传达东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贯彻以正面报道为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宣传报道方针,深入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

其次,适度掌握灾难新闻的国情式报道方针。如针对灾难新闻的不同程度,分情况采取急报、缓报和不公开报的方针。大多数灾难事件应该可以公开报道,而且要急报快报,尽早让受众知道政府知道,以便引起关注激发对策,这也是充分最终新闻规律的体现。而有些灾难事件事关重大情况暂时不明,也可以采取环保和不公开报的做法,根据宣传部门的专门指示和宣传纪律,记者可考虑了解情况推迟报道或写成内参等做法。适度账务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报道方针,希望记者能够灵活机动的随事而变,既不拘泥于传统思维方式易于导致的国风谨慎习惯,又不至于因突然性的报道而发生失误

最后,详细了解灾难新闻报道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各种灾人祸的报道,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宣传部门总的原则意识让公众知悉,而是必须真实准确及时

灾难报道始终的舆论导向的价值导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