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观察太阳黑子
探究内容:观察太阳黑子,思考黑子与耀斑的关系,搜集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实例资料。
探究过程、方法:观察要在黎明或黄昏时间,因为太阳在地平线附近时,亮度低,不伤眼睛。选用一架放大倍数较大的望远镜,在物镜上放一块有色玻璃,以减弱阳光强度。对准太阳,调整焦距,就会见到太阳清晰的光盘上有一些亮度低的“黑斑”,这就是黑子。如果能长期观察,作好记录,还能发现它的周期性变化。
探究结果: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总结,全班交流。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或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能够准确地画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并能据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运动、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自然现象的认识,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进一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
2.时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带范围和天文四季的划分。
教学难点
1.恒星日、太阳日的概念,时差的计算。
2.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