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1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为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 《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
2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之父”。
3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明显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以“湖畔派”为代表的老一代诗人的创作,后期是以“恶魔派”为代表的年轻诗人的创作。
十二主神:
宙斯 :雷电、集云之神,天上地下的统治者。
赫拉(朱诺):婚姻和生育之神。
波塞冬(罗马又称尼普东):海神,海洋和水域的一切主宰。
德墨忒尔(赛尔斯):大地女神,司丰收。
哈得斯(普鲁通):冥王,司掌冥界,统治阴暗的世界。
雅典娜(密涅瓦):女战神、智慧女神。
阿瑞斯 (玛尔斯):战神。
阿波罗(阿波罗):太阳神、光明、青春和音乐之神。
阿耳忒弥斯(狄安娜):月亮神、狩猎之神,女性纯洁的化身。
赫耳墨斯(墨丘利):风神、信使之神。
赫淮斯托斯(乌尔肯):火神。
阿佛洛狄忒(维纳斯):爱神、美神,随从为Eros(丘比特)。
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人认为吟诵人为荷马,故称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一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福安个传说整理加工,创作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长篇叙事佳作。
宗教文学:是中世纪欧中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等。文学体裁大多取材于《圣经》,创作的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修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以法国的成就最高。其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英雄史诗:是在民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可以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时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的民间集体创作。后期英雄史诗的中体是爱国主义。
市民文学:也成城市文学,是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而产生的文学。他大多是民间创作,反映市民的审美情趣,强调“机智”和“乐观”。主要题材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流浪汉小说:是十六世纪西班牙文坛上流行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它是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的细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三一律规定剧本创
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
古典主义:崇奉古希腊罗马文学而得名,。它是法国封建王权和资产阶级相妥协的产物,以卡迪尔的唯理主义哲学为基础,强调理性原则,认为在文学创作中应遵循理性。最具代表性的是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 狂飙突进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从70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湖畔派: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早年向往法国大革命,以后转向保守立场,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
简答及论述:
1.《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首先,史诗的结构颇具匠心。史诗运用以点带面、通过局部展示全部的叙事方式,既交代了战争的来龙去脉,又突出了中心事件。《伊利亚特》描写历时10年的战争,但只通过最后一年的51天事件来表现,而51天的事件又以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的内讧为中心来展开,其他内容都是在插叙、倒叙中表现出来。《奥德赛》从一群贵族子弟在奥德修斯家里向其贤妻求婚写起,然后引出其归来,只写40天发生的事情,展现的却是10年漂泊和历险经过。 其次,史诗语言具有自然生动风格。由于史诗经过民间长期的口头流传和诗人不断的吟唱加工,所以语言特别流畅、朴实生动,这源于史诗大量使用修饰语和比喻。
再次,史诗具有风格鲜明的节奏。两部史诗都是由一万余行的六音部长短短格的英雄诗体构成,每行约有12个轻重音,虽然不用尾韵,但诗的节奏感极其强烈。《伊利亚特》写战争,有阳刚之美,充满了刀光剑影的铿锵之声,《奥德赛》写家庭,有阴柔之美,充满了小泉流水的叮咚之声。
为什么在贫瘠的古希腊会产生如此灿烂的文明:原因一是海上生活,希腊靠近爱琴海,航海生活造就了他们自信、坚忍不拔的性格及乐天精神,也造就了他们发达的想象力,黑格尔:星座以及美丽神话都与海上生活有关;
二是由于希腊的城邦制,希腊人既不象印度人埃及人耽溺于伟大的宗教观念,也不象亚述人波斯人致力于庞大的社会组织,也不象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经营大规模的工商业,却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城邦制。星罗棋布的城邦使希腊人的政治生活特别丰富,良好的政治体制可以培养美好的品行,希腊高度民主。
2.《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创作特征上的不同:
主题上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写个人的威武和力量,借助一个人的行动就可以达到通过许多人的行动都难以达到的效果;而《奥德赛》表现的则是一匹绮丽无比的彩缎,歌颂的是英雄的机智。前者写人与人的冲突,表现的是人性的刚直;后者写人与自然的搏斗,表现的是人性的柔巧。整部史诗体现的是希腊人对和谐的追求。
艺术特色:首先,史诗的结构颇具匠心。史诗运用以点带面、通过局部展示全部的叙事方式,既交代了战争的来龙去脉,又突出了中心事件。《伊利亚特》描写历时10年的战争,但只通过最后一年的51天事件来表现,而51天的事件又以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的内讧为中心来展开,其他内容都是在插叙、倒叙中表现出来。《奥德赛》从一群贵族子弟在奥德修斯家里向其贤妻求婚写起,然后引出其归来,只写40天发生的事情,展现的却是10年漂泊和历险经
过。
其次,史诗语言具有自然生动风格。由于史诗经过民间长期的口头流传和诗人不断的吟唱加工,所以语言特别流畅、朴实生动,这源于史诗大量使用修饰语和比喻。
再次,史诗具有风格鲜明的节奏。两部史诗都是由一万余行的六音部长短短格的英雄诗体构成,每行约有12个轻重音,虽然不用尾韵,但诗的节奏感极其强烈。《伊利亚特》写战争,有阳刚之美,充满了刀光剑影的铿锵之声,《奥德赛》写家庭,有阴柔之美,充满了小泉流水的叮咚之声。
3.俄狄浦斯王
悲剧的思想及意义:在《俄底浦斯王》中,这种无法归结的生命运动表现为人与命定的力量、偶然与必然的互相争斗与相互调节,这使得俄底浦斯王的命运呈现出尖锐的对立冲突。当俄底浦斯王的过去在我们面前呈现时,我们看到他整个一生都在寻求他真正的天性和命运,而“真情”使他行动本身似乎不像追查,反而更像逃避;他成功了,但其成功正是他的败落;他失败了,但其寻求却十分成功;他发现自己一文不值,然而却由此认识了自己;他似乎碰到了无法控制和理解的力量,被命定的力量戏弄,但同时他人生的每一步都受到自己理智和意愿的支配。追查——逃避,成功——败落,人生的失败——成功的寻求,一文不值——认识自己,命运戏弄——理智支配,这一系列悖谬的力量把一个崇高正直的撕碎了,使其生命中充满了胜利与毁灭,黑暗与革命,悲伤与幸福。
悲剧的意义就在于俄底浦斯王作为人的高贵与光辉的极致呈现。
结构特征:
1、情节高度集中。悲剧把发生在六个地点、跨度四十多年的十个重要事件压缩在一天之内表现,在有限的时空里容纳了无限的内容。情节上选择后三个事件作为戏剧开端,以追查为中心,轻重主次分明, 突出表现了主人公的高贵品质。
2、结构巧妙。悲剧采用结构方式,剧本几乎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开始。祸患降临到忒拜城时,俄底浦斯已经与伊俄卡斯忒相当顺利地统治了许多年了。整个情节从结到解,先揭破俄底浦斯杀父,再揭破俄底浦斯并非波吕波斯亲生,最后揭破二个牧羊人交接婴儿的事实,弃婴——收养——杀父——娶母,情节发展刚好与故事相反。这样在故事结束时写起,舞台上只出现俄底浦斯一生最严峻的时刻,并使其过去和当时的行动一齐呈现,过去和现在相互映照,环环相扣,悲剧在整体上就表现出浑然一体的风格;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一种悬念,使观众有一种关心事态发展及人物命运变化的期待心理。
3、“突转”与“发现”的充分运用。“突转”指行动转向相反的方向,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进行,如报信人前来对俄底浦斯王道破身世,试图消除他杀父娶母的恐惧心理,不料却造成相反情况;“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该剧不仅大量运用了“突转”与“发现”,而且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增强了情节的戏剧化效果。
《神曲》的创作特点:
思想主题上:1、字面义:《神曲》主题及是“亡灵境遇”,但丁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过与情景。
2、道德义:主题是人,人凭自由意志去行善或行恶,将得到善报或恶报。但丁笔下被打入地狱的人多是作恶多端的人,地狱成了惩恶扬善的所在。所以但丁紧抱着的弗兰采斯卡与保罗才会充满同情,才会将教皇尼古拉三世打入地狱。“三界之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
3、象征义: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辨认出邪恶的道路,但要达到至善至美境界,必须依靠信仰,“造福于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亮两条道路,一条是尘世道路,一条是上帝道路。”但如今一个太阳已经把另一个太阳熄灭,宝剑和牧杖强行结合,必然把事情弄糟。但丁经历炼狱之后,天上仙乐缭绕,鲜花纷飞,贝德丽采带领一些天使下来迎接但丁,并且带
他游历天堂,贝德丽采代表男女之爱,凡人之爱,上帝天使之爱。
4、奥秘义:爱情可以使人纯洁。原欲升华为精神、圣母之爱,人神互补,不像中国传统中的色空互补,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在艺术特色上:
1、结构工整协调 3部33歌,加序曲100歌,各部篇章基本相等,地狱痛苦绝望,色调阴暗,浓淡不匀,自然景象也反作为刑场的陪衬;炼狱是苦修希望境界,色调柔和爽目,景色明朗可观,天堂幸福境界,色调绚烂明丽。
2、想象力丰富善用比喻
3、语言
4.文艺复兴的文学特征:
1、对人的歌颂和思考成为文学表现主题。彼特拉克“我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生活”,《十日谈》对性爱情爱的肯定,《巨人传》的“庞大固埃主义”,《哈姆雷特》“人是宇宙精华,万物灵长”,发展到后期,则是《李尔王》“谁能告诉我,我是什么人?”
2、文学的双重性。泰纳“感官的诱惑太强,幻想的波动太迅速;精神上先构成一个甜蜜的、消魂的、热情汹涌的梦境,至少先编好一个肉感又强又有变化的故事;一有机会,平时积聚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和法律筑成的堤岸全部冲倒。”文艺复兴的作家一方面表现的爱情充满了肉欲享受,但又有一种深挚纯洁的感情。一方面是世俗的肉欲享乐,乃至通奸、凶杀、猥亵,一方面是优雅的骑士风度、圣母的仁爱和罗马的高贵精神,两者的结合是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征。
3、文学样式走向丰富。题材上不仅有人文主义文学,还有民间文学和教会文学,其中以人文主义为主流;体裁上不仅有诗剧、抒情诗、短篇小说,还有长篇小说、流浪汉小说和莎士比亚戏剧,并且都达到相当高的造诣。尤其是小说在艺术风格方面趋于老练成熟。
5.《堂吉诃德》的创作特色
思想蕴含:生活艺术化悲剧,相似性悲剧——书写不再是世界的散文,相似性与符号解除了先前的约定。物除了成为自身以外,不再是其他任何东西;词不再是物的标记,而是沉睡在布满灰尘的书本中,词独自漫游,失去了内容。堂吉诃德是同与异错乱的游戏者,19世纪以前精神病学逐渐被制度化的表现。
艺术特色:⑴形象塑造的对比反讽
一个身躯瘦长,一个矮小粗胖;一个手持长矛,身披破甲,骑着瘦马,面带忧愁,一个头戴草笠,身披褡裢,骑着胖驴,满脸堆笑;一个耽于幻想,一个注重实际。有时主人疯癫,仆人清醒;有时主人充满智慧,仆人浑身愚笨;有时主人呆钝,仆人狡黠。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仿佛进行拔河比赛。
2、结构上“节外生枝,线上打结”,作品以主仆三次出游为主线,把首尾完整、相对独立的穿插故事通过主仆见闻和参与描写出来,并借题发挥,放笔写去,海阔天空,无拘无束。统治阶层连年对外征战,对内专制打压,使整个国家满目疮痍,虚伪浮夸下危机四伏。
总的来说,小说既突破了骑士小说的离奇怪诞,也冲破了流浪汉小说的单调情节,从而建立了崭新的叙事文体。
3、叙事方式的灵活多变
莎士比亚悲剧艺术特色
(一)情节的生动性复杂性
1、多线索情节发展《哈姆雷特》三个复仇故事,《李尔王》两老人与子女故事。
2、神秘外在因素推动情节发展(鬼魂女巫等)。
3、戏剧性与抒情性结合。
(二)人物形象生动性丰富性
1、善于通过心理活动描绘刻画人物形象,人心是宇宙,无意识是大海,如对哈姆雷特意识(知情意)和无意识的表现。
2、善于通过比较刻画人物形象,如对比剑时两个人心理微妙变化的表现。
(三)语言生动性丰富性
1、语汇丰富。一般诗人词汇有4000个,高明诗人如弥尔顿有8000个, 莎士比亚有15000个。
2、运用自如。早期受”EUPHUISM”体影响,华美绮丽,四大悲剧放弃了华美 文体,语言炉火纯青。
第一,《巴黎圣母院》是作为浪漫主义的雨果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其浪漫主义的文艺观。 首先,雨果善于制造悬念和意外事件,使情节在悬念和意外事件中急速发展;其次,雨果在安排情节时还十分注意场景变化,把悲剧因素结合运用,使情节大起大落,这既符合生活现实,更符合浪漫主义的要求。故事开始是群众性的闹剧场面,副主教突然出现,使狂欢气氛骤然消失,悲剧从而展开,法比与女郎幽会,正沉醉在幸福亲吻中时,副主教从背后向法比深刺一刀,女郎从欢乐顶峰霎时坠入痛苦深渊,结尾处女郎绝望中找到失散多年的生母,女修士重见唯一可寄托生命的亲女儿,天伦之乐,何等幸运,但转瞬间女郎被送上绞架,母亲也撞石而死,情节安排的悲喜相生,不仅使之跌宕起伏,动感强,使小说布局紧凑匀称,繁杂意境壁垒分明,增强了艺术画面立体感,而且极富浪漫色彩,感染力强烈。
第二,在人物形象上,雨果充分运用了对照原则。《巴》是以15世纪巴黎社会生活为背景,书中涉及数以百计的各阶层人物,国王,僧侣,法官,商人,学士,乞丐,妓女,但在众多人物中,雨果安排主要人物有加西莫多,孚罗诺,法比,甘果瓦,居第尔和乞丐王国,并让他们围绕爱斯梅哈尔达的悲惨遭遇,形成了以爱斯梅哈尔达为中心的行星环绕恒星之势,即呈圆心结构型。
首先这种圆心结构是在围观中形成的,其中充满了对照。爱斯梅哈尔达美丽善良,能歌善舞,流浪四方,以卖艺为生,其特殊身份决定了这种圆心结构是在她优美舞姿的旋转中形成的。“那个圆圈的人数很多”,甘果瓦被“灿烂的景象迷住了,不能一下子肯定地看清楚这个女郎究竟是人,是仙,还是天使”;加西莫多“那样深深专心看着”;众多乞丐都“目不转睛,大张着嘴”;孚罗诺“比其余的人更注意那女子”;女修士对她发出“一种虔诚的,憎恶的声音”;法比“招手叫她去”。这种形式上的围观圈子是圆心结构的小表层结构。
其次,从环境看,人物圆心结构是在相应的圆心场所中确立的,这些场所也充满了对照。小说翔实描写了当时整个巴黎城区,市区和大学区面貌,从教堂到监狱,从卢浮宫到小客栈,从法庭到绞架,从塞纳河到广场。但人物活动的中心场所是格雷勿广场和巴赫维广场,围绕这两个中心活动点,形成了各个人物赖以立足活动的圆心场所。围绕格雷勿广场的荷兰塔、乞丐广场、圣母院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心场所,围绕巴赫维广场、哥特建筑上的贵妇露台、圣母院形成了另一个不规则圆心场所,两圆相切,切点上建筑就是圣母院,从而构成两个圆心场所的基本态势。这种环境上的圆心场形就大表层结构。
再次,人物圆心结构具有内在联系性,这是在具有吸引力的情感氛围中形成的,各个人物与中心人物有着不可分割的情感联系(恒星对于行星)女修士母女之爱,乞丐王国父兄之爱,加西莫多纯真爱情,甘果瓦柏拉图式的爱,法比玩弄式的爱,孚罗诺充满淫欲式的爱,这一系列男女之情,与爱斯梅哈尔达命运紧密联系,这是圆心结构深层结构,它不仅具有整体性,而且具有运动性,这种运动性表现为情节的发展,人物圆心结构不断反复再现,情节也不断向前发展.
在人物形象的圆心结构中,形成了多种多样人物对照。径向对照——中心人物与各个人物对照,表现了各个人物对爱斯梅哈尔达的不同感性态度;弧向对照——圆周线上各个人物之间
的对照,揭示了各个人物心灵间的差距;自我对照——每个人物自身的对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特征,三者归一,其实都是真善美与假丑恶对照的反映,这体现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即“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正确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个人主义。浪漫主义作品着重描写主观世界、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反对古典主义对理性的极度崇拜,认为理性是对文学的极大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感情和想象提高到了首要地位。
2、崇尚自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浪漫主义文学既是对法国大革命的抗议,也是对英国产业革命的抗议。对于逐渐兴起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浪漫主义诗人们深感忧虑甚至厌恶。在浪漫主义文学里,一切自然形式都成了美好善良的象征,无论它们是体现在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中还是美好的风景里。
3、重视民间文学传统。浪漫主义厌恶城市生活,在他们看来,民间的乡村充满了恬静和谐,特别是中世纪文学还没有受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束缚,其自然性纯朴性符合浪漫主义的审美趣味和标准。
4、艺术手法多样化。作家们大都从各方面探索诗歌的语言、形式和韵律,探索戏剧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有很大发展。同时创作的自由使风格趋向多样化,文学形式获得长足发展,抒情诗、自传性的叙事作品相继涌现,一种新的小说形式——历史小说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