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
第40卷第6期 张 辉,等: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603
由甲醇制烯烃的技术在国内已得到应用,这个应用是最好的化工利用,2009年国内甲醇制烯烃装置能力达440 万t/a。
早在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已将甲醇燃料列入国家替代油源发展计划,并建议在山西试验推广。2006年甲醇燃料被纳入国家“十一五”十大节能工程之一的石油替代工程中。
2009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0 837.5 万t,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10年将达到4.27 亿t。2009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21 888.5 万t,石油表观消费量40 837.5 万t;原油净进口量19 862.0 万t,原油表观消费量38 810.9 万t。2009年中国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1%。2009年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2.5%,原油净进口对外依存度为51.2%,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3.6%。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 亿t,同比增长17.5%,全年进口原油共花费1 351亿美元,约合1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1.4%,成品油全年进口3 688 万t,同比下降0.1%,我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达到55%。
在石油紧缺和能源消耗巨大的双重压力下,提高我国能源安全水平极为重要,国家在《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中着重指出,国内石油开发和生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预计为1.81~2.01 亿t,然后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石油需求将呈强劲增长态势、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20年,将产生严重的能源危机,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逾65%。因此,国家制定了节约和替代燃料油的战略目标,确定以重点发展“洁净煤、天然气替代燃料油技术、甲醇和乙醇替代汽油技术”等节油技术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以甲醇、乙醇替代成品油的示范工程,国家经贸委在2002年6月下发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中也指出“要大力发展油气高效利用、节能和环保技术,新一代石油替代技术”。可见发展替代石油的燃料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建设、能源安全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问题。最近,国家发改委强调,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布局,我国在此领域与发达国家的起点是一样的,如不尽快着手,将来会出现窘境。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给合我国的自身特点,大力发展甲醇生产,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是未来我国必将要走的发展道路。且由于由
二氧化碳转化为合成气在成本上比煤气化法具有优势,将二氧化碳利用将是较有竞争力的产业。
甲醇之所以能够作为汽车燃料,是由甲醇本身的性质特点决定的,主要表现为抗爆性好、理论混合气热效率高、着火限宽。
甲醇是清洁燃料,为含氧化合物,其辛烷值高,且燃烧充分。与石油类燃料相比,甲醇燃烧排放比石油燃烧所排放的有害物质明显降低,使用清洁甲醇燃料有利于减少尾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甲醇燃料汽车排放不仅比汽油车好,甚至比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的排放都好,真正实现清洁排放。
另外,由于甲醇的价格只有汽油的一半,燃烧甲醇比燃烧汽油经济。
虽然燃烧乙醇掺混汽油在国内得到推广,但是,由于乙醇是由粮食转化而来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大范围及长期使用,它与人类生存发展是一个矛盾。生产乙醇的目的是消耗陈化粮,它的成本高于汽油,如果要消耗陈化粮还可以将陈化粮作为饲料,我国每年进口1 000 多万t玉米作为饲料粮。
3 建 议
(1)由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二大家垄断了国内的汽车用油市场及价格,国内其它厂家无法参与竞争,国家发改委及时的制定政策,允许甲醇汽油进入市场,对于推动我国甲醇燃料汽车的科研、生产销售也是一个良好促进,可有效降低汽车燃料的价格,降价国人的交通成本。
(2)由于甲醇燃料是未来汽车用油的发展方向,与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国内具备大规模生产甲醇的良好条件,大范围的推广甲醇汽油可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外汇支出。提高我们对外采购石油的话语权。
(3)目前,由于高甲醇掺混比例对汽车的腐蚀较大,可用15%的掺混甲醇的汽油,对汽车几乎没有影响,在南方进行试点并推广。
(4)鼓励民间游资进入从甲醇的生产销售到甲醇汽车的生产制造领域,防止出现“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合理的进行疏导。
参考文献:
[1] 刘筠.甲醇及乙醇替代汽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J]. 科技信
息,2009,02.
(下转第6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