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7)

时间:2025-04-22   来源:未知    
字号: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

军统治下的兵工厂之因素,除了60炮等少数装备弹药外,其军工生产能力并未有发展,甚至有所退步,事实上,国民党对兵工事业,除了在1946年花几百万美元购入了一些机械设备,并设立了1个子弹厂与1个战车修理厂外,并未有大的扩展,直到1948年,因为战争消耗太大,国民党投资40万亿元,扩充设备,要求下半年生产应达到,装甲车40辆,各种迫击炮3558门,山炮12门,轻重机枪4500挺,火箭炮20门,榴弹炮72门,冲锋枪5915支,步枪6.655万支,榴弹筒1.2万具,火焰喷射器250具,枪弹6046万发,迫击炮弹73.35万发,炮弹15.5223万发,火箭弹4000发,枪榴弹4万颗,手榴弹195.05万颗。但为时已晚,作为对比,我们可举出两个例子,1、在抗美援朝的二年零九个月中,中国各兵工厂生产各种枪械60余万支,子弹15万亿发,各种火炮9万余门(内无后座力炮2.36万门),火箭筒7000余具,炮弹(含火箭弹)1400余万发,手榴弹2300万余枚,炸药6000吨以上。

阎锡山在抗战胜利后,收回太原兵工厂,分为西北育才机械厂,西北机车厂,西北修造厂,晋 兴机械厂等14个工厂,当时由于战争破坏及日寇掠夺,各厂均残破不堪,且太原四周均为解放 区,阎除了少量购入特种合金钢及精密设备外,没有任何外援,但阎大力发展军工,在一年半的 时间内制造了2000多台机械设备,为原有机械设备的数倍,如西北修造厂,日本投降时仅有机 械设备78台,到1948年9月增至600多台,西北机车厂由157台增加到500台,现将太原解放以前之每月军工生产数量列出如下:西北育才机械厂,75mm山炮由日本投降时的6门增产至15门,手榴弹9万枚,山炮弹16000发,飞雷筒15000个,并可年产机械设备150台。西北机车厂,月产75山炮8门,150榴弹炮2门,榴弹3000发,自1948年2月到12月生产重步兵炮102门,西北修造厂,月产炮弹10800发,重机枪60挺,1948年共产重机枪650挺,轻机枪610挺,西北化学厂,可月产手榴弹3万枚,炮弹40600发,飞雷3万枚,1948年全年年产炮弹82520发,手榴弹1356221枚,地雷榴弹159084枚,晋兴机械公司,月产迫击炮弹10000发,掷弹筒400个,西北制造厂,月产步枪1200支。由此可见,太原战役之所以会打得那么艰苦,绝非偶然。

或许有人会说:以年产数万吨钢铁的工业基础供养一支400万人的军队,使之能常年进行一定强度的作战,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即使与抗战时期相比,国民党的军工事业也乏善可陈,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年产生铁3-4万吨,钢约10000余吨,发电容量不足20万千瓦,而且,所有的陆上通道均被堵死,仅靠“驼峰空运”这么杯水车薪的接济,也生产出了相当数量的军火,而到了抗战胜利后,钢产量,发电容量等最少也增长了3-5倍,其军工生产却没有多大发展。

其实,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国民党轻视中共的实力,认为三至六个月就能打垮中共,即使在初期受挫后,也盲目乐观,直到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后,才开始重视中共。2、国民党一向崇洋,如蒋介石在抗战前就认为,自制武器不如向外购买,加上抱有美国一定会大力援助的想法,国民党对于购买外国装备往往一抛千金,而对进口机械设备以自制军火则非常吝啬,抗战期间,国民党的军火工业之所以会有大的发展,是由于被日寇封锁而逼出来。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民党对军工生产一直抱着维持的态度,另外,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与内部争夺也大大拖了军工生产的后腿。直到军事局势趋于不利,美国又不愿大规模物资援助国民党,而是采取有限援助国民党的方式,黄金外汇又将耗尽的情况下,才想起要大力发展军工生产,但此时,己接近大决战,而且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也己濒于崩溃,己经为时太晚了。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