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发布时间:2024-11-02   来源:未知    
字号: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2-2-2

[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对点练

1.(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重点考查炼字。解答本题,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句意,把握“望”“空”的基本义和语境义,联系语境分析比较其表达效果,明确用哪个更好。作答时,要先明确用哪个更好,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答: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2)诗题的“过”字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解析】(1)鉴赏诗歌中的关键词,首先要明确词义,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它的表达效果。本题中的“软”既可以看作形容词,形容风很软,也可以看作动词,微风吹拂,使江水变得绵软,这是一语双关的用法。答题时,理解“软”字的意思,并指出手法,再指出其表达效果,然后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回答本题首先明确“过”的词义,“过”有经过,路过的意思。诗题中的“过”字在文中主要体现在时间、地点与景物的变化上。答题时抓住“遥辨市”“忽移湾”“一江水”“九子山”等表示移步换景的词语来回答。

【答案】(1)“软”可形容风,即微风吹拂,给人以软绵绵的感受;又可形容江水,即微风吹拂,江面微波荡漾,江水像绸缎一样波动铺展开来。“软”既是一语双关,又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化视觉为触觉。

(2)“过”,路过,经过,首联介绍经过大通驿的时间,晨雾刚刚散去,朝阳尚未升起;颔联写过大通驿时景物与地点的变化,远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便过了河湾,红树已在身后;颈联写通过大通驿的舒适心情;尾联则写通过大通驿的美景,由眼前美景联想到绘画美。

3.(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炼字。首先明确是比较“健”和“弱”、“明”和“昏”,意思截然相反。炼字讲究字词不离诗句,而且还要考虑诗人在其中寄寓的情感。答案见仁见智,但必须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答:

【解析】词在风格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辛词是豪放派的代表。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这里选用的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答案】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二、综合练

(一)(2018·辽宁葫芦岛市监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北山道中方风

起犯春霜一径寒,清游乘兴约吟鞍。

眼中最恨友朋少,尘外频闻山水宽。

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

岩头几处悬冰白,几作群羊化石看。

【注】方风,字韶卿,一字景山,浦江(今属浙江)人。宋亡不仕,隐居仙华山,人称岩南先生。常出游名山大川,访问宋朝遗老,每过破军蹶将之处,仰俯徘徊而不能自已,亡国之痛,溢于言表。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中的“犯春霜”“一径寒”“悬冰白”等词句,直接点明了时令犹寒,这是导致后来诗人出游游兴不浓的原因之一。

B.颈联所写的溪落旧痕、野岸枯寂和树浮空翠、栏杆沾湿之景,以哀景写哀情,带有一种感伤的情绪。

C.尾联,借用“叱石为羊”的典故,诗人有意将它改为“岩头悬冰”即石化之羊,暗喻把元朝政权当作逢春即融的冰山之意。

D.“尘外频闻山水宽”一句,表达了诗人因为朋友渐少而对秀美山水充满向往,决意归隐的感情愈加强烈。

E.诗人寄情山水,吟风咏月,虽然身在世外,心却不能同步,怀念故国江山的情愫,对异族统治者的鄙视,在不知不觉间就从诗文中显露出来。

【解析】A项时令犹寒,不是游兴不浓的原因,而是因为朋友少和故国痛。D项,朋友渐少与归隐之意二者没有因果关系,其中都包含着诗人心中的激愤不平之意。)【答案】AD

6.历来都认为此诗颈联最为绝妙,请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

【答案】颈联中的“枯”字和“湿”字用得最为精妙,溪水枯落只剩旧日的痕迹,连渡口也显得更加冷落荒芜,一个“枯”字既点明了水势的减退,也暗含了渡口死寂凄凉的景象。树木漂浮在晨雾中,一片浓绿,好像要沾湿了楼头的栏杆。“湿”字既有雾气的淋漓之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势,又有绿色的灵动之态。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注】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诗人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这首诗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解析】B项,“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E项,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浓郁的基调,突出诗人的寂寞和忧愁。

【答案】BE

8.从炼字的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仔细审读这首诗的颔联,抓住动词“摇”“滴”所具有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指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答案】“摇”“滴”二字用得极好。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凉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

(三)(2018·湖南永州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恨然吟式微。

【注】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气氛。

B.第二句描绘穷巷牛羊暮归图,“穷巷”即“深巷”,“穷”字也透着宁静粗朴的况味。

C.三、四句写人,野老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急切地喊着牧童的名字,以声衬寂。

D.五、六句视听结合,野鸡欢叫、麦苗青青、蚕眠叶稀,宁静里透着祥和,悠然中透着满足。

E.这是田园山水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偶句押韵,所押的韵是“归、扉、稀、依、微”。

【解析】C项,“急切地呼喊着牧童的名字”,错,“以声衬寂”也不恰当;E项,本诗是五言古体,所押的韵是“ui”,“归、扉、稀、依、微”是韵脚。

【答案】CE

10.请结合全诗赏析最后两句的精妙之处。

答:

【答案】①直抒胸臆,反衬见意。看到万物皆有所归,归得惬意,诗人既羡慕又惆怅,反复吟咏《式微》,反衬出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的惆怅,寄托归隐田园的心情。

②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前面诗句以白描手法描写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向抒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情,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

③用典。王维在诗中借吟咏《式微》以表达归隐田园的急切心情。

(四)(2018·安徽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始安秋日

宋之问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①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注】①世业:犹世事。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前两句用“洛阳春”引发对“桂林风景异”想象,进而表达作者满怀的喜悦之情。

B. 诗歌五、六两句中,云雾飞卷山峰隐现,碎石可见江水磷磷,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C. 诗歌七、八两句写自己平日为官做事信奉黄老,与人无争,但最终还是遭遇贬黜流放。

D.整首诗前几句重在写景抒情,后四句转向述志感怀,即在辛酸无奈中表达了归隐的思想。

E.该诗是作者晚期作品,写景物用语简洁概括,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感受,给人新颖的美感。

【解析】A项“满怀的喜悦之情”错,C项“自己平日为官做事信奉黄老”错,因为“世业”有“世事”之意。此句有赞美隐士研习黄帝老子的学说,脱尘出俗,能悠游世事之外的意思。宋之问早年曾学道,在陆浑山庄隐居过。这里言外之意很有些悔恨自己未能坚持隐居,热心仕途混迹官场,结果仕途受挫遭贬黜。

【答案】AC

12.请结合诗歌赏析“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的精妙。

答: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答案】这两句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落日余辉铺撒在江面上呈现出的美丽江天晚景,但江天虽好,终非故土,只能使离人更加愁肠欲断。诗人采用“欲抑先扬”手法,褒赞江天美景,实乃为抒发浓浓的愁情。诗句用词新颖活泼,“分明”二字使得江天人格化,江天美

丽晚景似乎有意恼人。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