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磨工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是非题,请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
括号内打×。(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 轧辊换下后应立即磨削,磨完以后立即上机工作,以增大轧辊循环使用
频度。(×)
2、 轧辊应配对磨削及使用,严格控制两轧辊配对差。 (√)
3、 轧辊磨削前应进行表面探伤,以便确定本次磨削量。 (√)
4、 轧辊磨削前后,凭经验或肉眼观察磨削表面是否光洁即可。 (×)
5、 轧辊直径、硬度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因出现某些缺陷甚至断裂而导致轧
辊报废叫非正常损坏。 (√)
6、在轧辊修磨过程中,正确选择砂轮非常重要,正确选择砂轮不但可以提
高磨削质量,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选择砂轮时,要考虑轧辊材质、热处理状态、
表面粗糙度、磨削余量等因素。 (√)
7、 采用合理的冷却方法和磨削液可以防止轧辊修磨时的缺陷,提高砂轮的
寿命。(√)
8、 磨削液要正对着砂轮和工件的接触线,先开磨削液再磨削,防止任何中
断磨削液的情况;要定期更换磨削液,定期更换过滤系统的过滤元件。 (√)
9、 轧辊修磨周期为轧辊在两次修磨之间允许轧制带材的最大产量,或者是
两次修磨期间的有效工作时间。 (√)
10、 新采购砂轮可以直接上机使用。
(×)
11、 碳化硅磨具磨削钢材时,磨具磨损较刚玉磨具磨削钢材时的磨损快。
(√)
12、 采用适当降低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和适当提高工件转速的方法,可有
效降低磨削温度,提高磨削质量。 (√)
13、 磨削量较大时,选用磨后表面粗糙度较大的砂轮一般易烧伤轧辊表面。
(×)
14、 磨削轧辊时,控制和掌握径向切入量对减少辊面烧伤和提高精度意义不
大。(×)
15、 有经验的磨工常用听轧辊和砂轮之间冷却液声音的变化来判断砂轮与
轧辊之间的距离变化。 (√)
16、 轧辊表面产生多角形振纹及波纹的原因是磨削时砂轮相对于轧辊有振
动。 (√)
17、 上班后机床应开空运转30 min,待机床热平衡稳定和液压油排净空气
后,再进行磨削加工,以便保证磨削精度。 (√)
18、 实际磨削过程中,通过提高轧辊速度,减少径向进给量减少轧辊表面烧
伤。 (√)
19、 粗粒度砂轮比细粒度砂轮切削能力弱,温度升高比后者的低。
(×)
20、 在高温下砂轮的磨损也非常快。采用合理的冷却方法和磨削液可以防止
轧辊修磨时的缺陷,提高砂轮的寿命。 (√)
21、 合理选择和使用砂轮,采用优化的磨削用量,使大量切削液进入磨削区,
减少砂轮与轧辊的接触面积等,就可以减少轧辊烧伤,提高轧辊磨削的表面质量。 (√)
22、 用砂轮修整器,在砂轮圆周上开若干浅槽,减少轧辊与砂轮的接触面,
实现断续磨削,缩短工件受热时间,改善散热效果。 (√)
23、 砂轮的组织越细密,工作磨粒越多,使轧辊越不容易产生烧伤。
(×)
24、 正常修磨量要根据轧辊材质,加工带材规格品种合理确定。每次修磨都
要重新修磨出辊形。 (√)
25、 在确定修磨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缺陷;选择修磨参数时,要根据
不同轧辊选择不同砂轮和切削用量。 (√)
26、 轧辊磨削精度和表面质量除了依靠精良的轧辊磨床工作精度之外,还取
决于对特定的加工轧辊选用与之相匹配的砂轮、冷却液和磨削工艺参数。 (√)
27、 一般来说,磨料硬度应比工件材料硬度高出2~4倍以上,否则较低硬
度的磨料在高速切削过程中会迅速钝化而失去切削能力,使砂轮耐用度过低而影
响切削效率,并且加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
28、 磨料特性的选择一般不用考虑对磨削工艺系统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
(×)
29、 碳化硅磨具磨削钢材时,磨具磨损较刚玉磨具磨削钢材时的磨损快。
(√)
30、轧辊磨削时,磨得越少越好,以减少减径报废速度。
(×)
二、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择,请将选项字母填写在横线上。(每
小题1分,共计20分)
1、 在轧辊磨削前将砂轮 b ,使砂轮在磨削轧辊时减少与轧辊的接触面积,以减少烧伤和磨粒在脱落时对轧辊表面的划痕。
a、边部直线; b、边部倒成圆弧; c、边部凸起
2、冷却液不清洁,磨削轧辊时冷却液将磨粒或磨屑带入砂轮与轧辊表面之间引轧辊表面划痕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