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首先,老师想问大家个问题,你们早上来学校前吃早餐了吗?【吃了,没吃!】哦,看来大家有的人吃了有的人没吃。那些没吃的同学到了最后一节课什么感觉最强烈啊?【饿】还有没有人觉得全身没有力气啊?【有】。请大家翻开书,看30页问题探讨的图片,大家从图片都看到了什么?【米饭、香肠、面包、肉、汉堡、蔬菜、水果】图片上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在你最饿,全身发软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吃哪种食物?【米饭、肉】,有吃米饭,有吃肉的。大家再来判断一下,吃米饭和吃肉的同学,谁的饥饿感会消失得快一些,以最快的速度重新充满力量呢?其实啊,是吃米饭的同学能够尽快补充体内能量,那大家知不知道理由呢?(这个大家有可能不知道)因为,米饭中含大量糖类物质,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而肉类不是直接供能的物质,所以吃肉的同学不会很快恢复体力。其实生物体就如同机器一样,任何机器的运转都需要外界提供能量,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来维持,很多物质都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下面我们就学习一下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糖类: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是否听说过“碳水化合物”这个名词?知道它是什么吗?(恩,大家说的都对,但都不准确)其实,碳水化合物是糖类的一种俗称,因为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而且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于水分子。所以,糖类就有了碳水化合物这个俗名,但大家应该清楚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糖类的称谓。由碳水化合物这个俗称,我们就可以推测,糖类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多数糖类的化学组成符合C m(H2O)n这个通式。
说到糖啊,我们大家都不陌生,平时我们吃的白糖、红糖、冰糖等都是甜的,那大家知不知道,有的糖是没有甜味的,像淀粉、纤维素它们都是糖类,但它们并不是甜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就与糖的分类有关系了,下面,我就与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糖类的分类。
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首先,我们来看单糖,单糖就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常见的种类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而在这些种类的单糖中,根据碳原子的数量,又将其分为五碳糖和六碳糖。六碳糖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的比较密切,咱们就先来说说六碳糖:首先,葡萄糖(C6H12O6)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单糖了,大家在静脉输液时注射的一般都是它的溶液,它无需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是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供能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果糖也属于六碳糖,它在一般水果中含量比较丰富,半乳糖则通常存在于奶制品中;果糖和半乳糖在某种条件下都可以转化成葡萄糖。因为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子中只有五个碳原子,所以称他们为五碳糖,在初中大家对它们已有初步的了解,它们是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组成成分,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我们将会在后续的学习中对其进行详细讲解,这里大家就知道它们属于五碳糖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来看二糖,大家能不能从字面上猜猜看,二糖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叫二糖呢?【是有两个单糖组成的】,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它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所以啊,大家生病输液时注射的都是葡萄糖,没有人把蔗糖溶解后注射,这一点大家要知道!生活中最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乳糖;我们常吃的红糖、白糖、冰糖都是由蔗糖加工制成的,它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而成,蔗糖在甜菜中含量十分丰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中也含有蔗糖。麦芽糖在发芽的谷粒中含量丰富,它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其次,是乳糖,顾名思义,一定是
在动物的乳汁中含量丰富了!它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这几种二糖水解后就会产生相应种类的单糖,……
大家已经了解了单糖和二糖,现在大家告诉我,多糖是怎么形成的?哎,大家真聪明,回答的完全正确!多糖是水解时可形成3个或3个以上单糖的糖。在生物体内的糖类啊,绝大多数是以多糖的形式存在的,生活中最常见的多糖是淀粉,它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并作为储能物质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我们日常作为主食的米饭,面粉等,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淀粉大量存在于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子和一些植物的块根、块茎中,如马铃薯、山药、甘薯等!人们食用的淀粉不易溶于水,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饥饿时我们应选择米饭快速充饥的原因了。
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后,就会作为原材料被人和动物体合成一种叫做糖原的物质,糖原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种多糖;糖原主要分布于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当动物血液中葡萄糖低于正常含量时,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其实啊,多糖的种类有很多,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多糖还参与各种细胞壁的形成,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成分是几丁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则是由纤维素组成的, …… 此处隐藏:229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