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教师招聘,海南教师招聘考试,海南教师招聘考试习题,海南中公教育整理海南教师考试资料,海南教师考试复习资料敬请关注海南中公教师考试网!
反观目前的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教师能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但"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将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或观点强加给幼儿,忽视客观事实和幼儿的主动建构。
"一个正方形变成了几个长方形"
在中班"铺路"活动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折、剪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变换图形,并贴在相应的"路洞"(用硬板纸做成)里。操作之后,教师问一幼儿是怎样变图形的,幼儿答:"把正方形变成长方形。"教师接着问:"用几个正方形变成几个长方形?"幼儿说:"用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教师觉得这一说法违背常理,便开始引导:"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贴在‘路洞'里,还有一个长方形放在......放在......"教师指着篮子,想引导幼儿说"放在篮子里"。看到幼儿没反应,教师只好自己说:"还有一个放在篮子里。"并接着引导:"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贴在‘路洞'里,还有一个长方形放在篮子里,一个正方形变成了几个长方形?"幼儿仍然说:"一个。"教师继续道:"一个和一个合起来是几个?"幼儿说:"两个。"教师释然:"对了,一个正方形变成了两个长方形。"
【中公教育分析与建议】
幼儿为什么坚持自己的说法呢?活动后我们与该幼儿进行了交谈,原来他把正方形对折后直接贴在"路洞"里,他只看到对折后的图形,所以就认为一个正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而教师认为一个正方形应该变成两个长方形才是正确的,于是就凭空想像,耐心引导,直至幼儿说出"两个"为止。这使我们想起了教育家卢梭的一句话:"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推理过程办事而不考虑孩子的特点时,我们简直是在往他的头脑里灌输荒唐和谬误"。如果教师尊重幼儿的所思所想,给予幼儿动手演示的机会,就会很容易发现问题的症结,从而给予有效的引导。
"手链太长怎么样啊"
一个小班幼儿用不同颜色的小塑料管穿成一条链子,愉快地挂在手上,走到教师跟前神气十足地抬起手说:"老师,你看!"教师朗声赞道:"哇,这么漂亮的手链!"同时顺着幼儿的手链往下比划着:"可是太怎么样啊?"见幼儿没回应,教师又说:"是不是太长了?"幼儿愣愣地点点头。教师接着说:"把手链改短一点好吗?"幼儿看看手链,又看看教师,点了点头。然而她并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做,而是心不在焉地摆弄着手链。这时教师走过去说:"我们一起把手链改短一点好吗?"幼儿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于是,教师教幼儿如何调整手链,直到套在幼儿手上不长不短为止。此时幼儿早已没有了原先的快乐神情。
【中公教育分析与建议】
海南教师招聘,海南教师招聘考试,海南教师招聘考试习题,海南中公教育整理海南教师考试资料,海南教师考试复习资料敬请关注海南中公教师考试网!
幼儿为什么不快乐呢?活动中,教师稍作肯定后便暗示幼儿手链的长度不合适,使这名对自己的作品满怀热情的幼儿不知所以然,只能被动回应。长此以往,幼儿将唯师是从而否定自我,失去应有的自信与乐趣。其实对幼儿来说,手链的长短并无好坏之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如果教师能为幼儿提供体验的机会,让幼儿在实际使用中根据自己的感觉、需要加以调整(调整手链的长度或把它作为项链等),将有利于幼儿主动获取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到底哪一种快呢"
在中班"给种子分分家"活动中,教师提供了筷子、汤匙、漏勺、有洞的筐子、茶盘等"工具",让幼儿将混合的花生、绿豆、黄豆等种子分开。集中交流时,教师请一幼儿说说他用什么工具分种子,哪一种快。当幼儿回答说用汤匙分种子快时,教师马上反问道:"是吗?"并请另一个幼儿使用漏勺与之比赛,结果使用漏勺者分得快。于是教师大声说:"漏勺比汤匙分得快。"
【中公教育分析与建议】
幼儿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显然,该幼儿的说法在教师看来是错误的,教师急于引导幼儿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事实上快慢是相对的。也许幼儿没使用过漏勺,就汤匙和筷子相比而言汤匙快;也可能是他只使用了汤匙,没能与其他工具作比较。如果幼儿出现的情况属于前者,教师可着重引导幼儿清楚、完整地表述;如果属于后者,则可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每一种工具,反复操作比较,使幼儿获得真实的、属于自己的认识与体验。
更多教师招聘信息 请关注
海南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