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石油石化信息化发展驱动因素

发布时间:2024-11-12   来源:未知    
字号:

权威、准确、深入、科学化的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让您的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石油石化信息化发展驱动因素

一、政策

1、节能减排仍是石油石化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节能减排是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全球环境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节能减排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重视。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节能减排作出重要指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温家宝总理也明确要求:“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大力气、下真功夫,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履行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今年,国务院还专门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总体要求,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各地区、各部门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

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

权威、准确、深入、科学化的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让您的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从中央企业情况看,虽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能源消耗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但所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推进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

节能减排要以石油石化企业为试点进行切入

近期内,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然是以煤炭为主,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仍高达70%左右,但考虑到我国煤炭生产的相对分散,产业结构、产业链相对简单,在煤炭行业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存在较大的困难。

而作为我国第二大一次能源产品,石油石化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因为石油石化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潜力:例如行业生产比较集中、生产规模比较大,能够有效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同时,石油石化行业生产的特点是产业链长、产品种类多、生产伴生物多,将石油石化生产中的物质流、能量流有机整合,就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后,石油和石化产品质量的提高还有助于相关行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建议将推进石油石化行业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国下一步经济和环保工作的一个重点。

比如,要强化合作。石油石化行业立足整个行业和国民经济的相关部门,打破行业壁垒,在气候变化领域,加强行业内和行业外产业衔接、技术研究开发、碳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再如,要完善机制。通过石油石化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工艺优化和生产组织合理化等措施,通过相关市场的建立健全,借助灵敏的价格信号,尽可能地发挥石油石化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力。

此外,互补配套也比较重要。将石油石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方面进行相互衔接和相互配套,发挥“合力”效应。

应该强调的是,石油石化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易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石油石化行业自身的科学发展和努力是非常必要的,

权威、准确、深入、科学化的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让您的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但仍然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种力量在前期研究、人力培训、财政税收政策等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

2、《能源法》即将出台,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能源法>即将出台中国石油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

《能源法(征求意见稿)》近日正式亮相。“国家将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成为这部法律的最大看点。此间专家认为,在国际油价高位徘徊的当下,中国石油(601857)作为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受惠于《能源法》的利好,正面临着新一轮发展的难得机遇。

高油价时代已然到来

关于油价上涨的背景和原因,各路观察家们虽然分析角度各异,但结论大致相同: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廉价石油”时代一去不返。

撇开短期的涨跌不谈,世界油价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呈上涨趋势,到2001年以后涨势加速,大背景是全球性能源紧张。这次油价上涨,与上世纪70年代由国际政治局势动荡造成的两次石油危机在性质上不同,世界进入了不可避免的高价能源时期。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冲高,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局面加剧,价格仍有较大上调空间。同时,节能减排任务愈发严峻,有关部门将提高对价格杠杆调节作用的重视度。

在已征收原油特别权益金的情况下,资源税改革对现有油气生产企业的实际影响有限。

本轮国际油价上涨基本面因素要大于市场投机因素。近几年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但全球石油行业投资不足使得市场供应日益紧张。过去五年中,全球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长2%,而每年新增炼油能力仅略高于1%。

丰富勘探成果仅是开始

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勘探生产销售商,中国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及海外收购业务的扩展将带动公司油气储量高速增长。截至2006年底,公司原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达到112.6亿桶和15140.6亿立方米,占国内油气总储量的70.8%和

权威、准确、深入、科学化的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让您的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85.5%。

近年来,中国石油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巨大突破,2004-2006年在该领域共获得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7亿吨,天然气储量5633.2亿立方米,在新探明的储量中占到了65%,并在今后一段时期成为陆上最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随着勘探技术不断提高,中国石油新增储量开始较快增长,目前中国的储量增长相当于美国储量增长的中期阶段,是稳定的储量增长时期。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南堡油田的发现并非偶然,而是海相勘探理论突破和“高投入、精耕细作”勘探指导思想下的重大成果,这仅是开始而非结束,主要勘探领域位于国内的石油巨头未来储量增长前景相对乐观。

从行业整合角度来看,原油价格上涨、节能降耗、环保等压力急剧增加,未来石化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小企业(如缺少资源的小炼厂)将难逃“关停并转”厄运,龙头企业必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天然气业务成为新亮点

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运输和销售商,中国石油拥有并经营的天然气主管道长度约21000公里,占全国的80%。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和管道板块营业额达200.25亿元,实现经营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33.59%。

《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提到,未来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呈现爆炸式增长,预计到201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将带动天然气开发进入快速成长期。今年1-9月,公司天然气产量11761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6.8%。今后随着新气田的不断发现,公司天然气产量有望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加。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的启动,将带动公司天然气产销量和运输量增长,强化公司在天然气领域的领先优势。从价格上看,目前国内天然气的零售价为2.5-3元/立方米,约合5-6美元/百万英热,而国际市场的价格在8-10美元/百万英热之间,价格倒挂严重,上涨趋势明显。

根据2005年天然气定价方案,天然气价格年度最大调整幅度8%,以天然气产量每年增加20%计算,公司2008年天然气收入将增加40亿元左右,2007年末公司天然气和管道板块经营利润预计将同比上升40%至125.8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从长期看,中国石油的业绩稳定增长可期,其作为国有特大型骨干企业的地位更是不容动摇。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权威、准确、深入、科学化的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让您的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作为中国石油的投资者,分享公司业绩增长的成果是毫无疑问的,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3、国资委加强对中央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意见

各中央企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

[2007]8号),加快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2010年信息化发展目标,结合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不足与差距,提出如下意见。

一、制订信息化发展“登高计划”。各中央企业要根据2007年度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制订信息化发展“登高计划”。“登高计划”主要包括:信息化水平登高目标、主要任务、采取的措施及达到目标的时间进度等内容。信息化水平处于E级和D级的企业,“登高计划”目标要在2010年底以前达到C级以上。处于C级、B级的企业要制订达到上一级别的“登高计划”。A级企业要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对标,努力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各中央企业“登高计划”请于6月底前报国资委备案。国资委将定期监督检查“登高计划”的执行情况。

二、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设立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为加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中央企业可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设立首席信息官。首席信息官的主要职责是:挖掘企业信息资源、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为企业信息化布局、评估信息化价值;负责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完成信息系统的选型实施;收集研究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协助完成企业业务流程重组、运用信息管理技术重建企业的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安排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发现信息应用的瓶颈、观察研究企业运作中的信息流及其作用。对应首席信息官的职责要求,各企业应赋予首席信息官相应的决策权和审批权,有关重大决策应听取首席信息官的意见。条件暂不成熟的企业,可先由现任信息化主管领导兼任首席信息官。

到2009年底,所有中央企业都应建立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做到机构、职能、人员和责任“四落实”。

三、全面建立信息化绩效考核制度。2009年,所有中央企业都应建立信息化

权威、准确、深入、科学化的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让您的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切实把信息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传递到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实现“一把手工程”向“全员工程”的转变。确保层层落实信息化建设、应用、维护、升级和优化的责任。

四、全面建立软件资产管理制度。为加快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加强软件资产的管理,维护软件资产使用的合法性,提高软件资产的使用效率,中央企业要全面建立软件资产管理制度,将软件资产纳入企业资产统一管理的范畴,由资产管理部门集中管理。

五、全面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各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统一的安全管理要求,建立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重特大风险识别、防范和控制机制,重要信息的保密和防护机制,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机制,信息安全岗位职责规范。要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完善信息安全运行和场地安全,确保重要数据安全和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六、树立信息化示范工程。为大力推广信息化优异成果,发挥其示范作用,国资委将根据各企业的申报,选择应用成果显著的应用系统工程,经专家评审确认,树立十个示范工程,分别是:ERP示范工程、重大设备物资管理示范工程、资金集中管理示范工程、决策支持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示范工程、软件资产管理系统示范工程、技术创新示范工程、风险防范管理系统示范工程、人力资源系统示范工程、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信息安全示范工程。

七、开展中央企业间信息化建设的帮扶。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企业可以向国资委提出具体帮扶要求,由国资委统一组织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方式,从先进企业借调优秀人才到后进企业挂职,时间不超过半年;或根据提出的具体帮扶项目,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帮扶。先进企业要发扬风格,派出得力人员支持后进企业加快发展。

八、实施中央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共享。鼓励中央企业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在中央企业范围实施共享,有偿使用,以避免重复开发、重复投资,缩短开发建设周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软件的企业可将其软件产品报国资委备案,由国资委向其他中央企业推荐。

九、开展中央企业信息化合作外包。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技术人员不够,信息化建设推进比较慢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外包的方式,提出具体需求,由中央企业

权威、准确、深入、科学化的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让您的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的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承包统一建设信息网络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并负责日常运维,企业按年支付租金,以减少一次性集中投资,缩短建设周期,解决技术人员缺乏问题,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选择这种外包方式的企业,可向国资委申报,由国资委协调组织。

十、组织开展专家咨询和培训工作。为尽快提高中央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国资委将应企业要求,组织专家为中央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专业咨询,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提高首席信息官的业务水平,国资委将定期举办中央企业首席信息官业务培训班。

十一、组织开展中央企业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工作。企业门户网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内容之一,为打造中央企业网上形象,扩展网上服务的种类和质量,提高网站建设水平,国资委将制定中央企业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办法,对各企业门户网站开展绩效评估。

十二、表彰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国资委将制定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适时对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的先进集体和为企业信息化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石油石化信息化发展驱动因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