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型崩溃脑内的神经元将长时间看过的东西默认看成为想象中的 事物。例如将云或者墙上的污渍看成人脸就是脑内的 “面部”神经元产生了反应,不自觉地将其认成了人脸。 另外,脑内也有类似面部神经元的汉字神经元,长时间 看一个汉字,汉字神经元就会产生疲劳,便会影响感官 机能,这时熟悉的字,人也会对其形态产生怀疑而觉得 不像甚至变得不认识了,这就是完形崩溃。
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 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 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 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 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 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 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 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 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 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 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 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 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 “引爆点”,地上究竟要 有多脏, 人们才会觉得反 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 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 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 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 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 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 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 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 的损失。
峰终定律“人们应该在最美好的时 候离开。” 心理学家丹尼尔· 卡内曼,他将这一现象命 名为“峰终定律”: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 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 乎没有影响。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 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就越深刻
海马效应 “我好像在哪见过你”这种搭讪方式已经俗到家了。 那为什么还是有人偏要用呢?也许是诚实吧。因 为有些人的确给另一些人一见如故的感觉。 “这个场景好熟悉!”有时会听到有人惊叹。很 多人也有过这种神奇的体验。是在梦里?前世? 还是掉进了时间的漩涡?心理学家把这叫做海马 效应。记忆的碎片在脑海里自由组合,一不小心 排成了一个形状,跟眼前的场景类似,就被我们 认错了。事实上是那个人和我们认识的某个人的 五官或气质有些相似罢了。
耳虫 耳中的旋律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情况:邻座的 童鞋哼同一首调调持续了整个上午,磨得你耳 朵都要起茧了,更让人抓狂的是这旋律已经悄 然在你的脑中萦绕,挥不去赶不走。 Beaman 和 Williams 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 的人都经历过这种一段音乐在脑中不断重复、 怎么也挥之不去的现象,这种现象叫“耳 虫”。 “耳虫”(earworm)是从德文 Ohrwurm 直 译过来的。这个词把爬进在脑中的音乐形象 地比喻成一只虫。Dr. Kellaris把“耳虫”引 起的这种感觉叫“认知瘙痒”(cognitive
itch),让人忍不住想去挠(回想)它。 耳虫现象虽然普遍,但它基本上是无害的, 在 Beaman 和 Williams 的研究中只有少数人 表示耳虫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事。而且 耳虫现象一般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平均约半 小时。那些越是觉得音乐重要的人,越容易 受其干扰,也越难以将耳虫赶出脑子。那些 较少体验到这种现象的人也容易被影响。另 外,耳虫会不会让你不舒服与它持续的时间 无关,反而你越是觉得它烦,你会越难受。
沉睡效应 沉睡效应心理学家们发现无论什么信息, 它的可信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语言“沉睡效应”,指 一个人在接受某一条信息之后,随时间的 推移,记忆里面只留下信息的内容,围绕 信息的其他信息就会逐渐淡薄。
有一天,男孩突然对相识不久的女孩表白了:“你真漂亮,我 喜欢你。”面对男孩子的突然表白,女孩十分局促———“他 是不是对任何人都能说出这样的话呢?才认识多久啊,就说这 样的话,是不是太轻浮了点?”再后来,男孩再一次对女孩进 行赞美并且表白时,女孩答应做了男孩的女朋友。 为什么女 孩对男孩之前的负面印象消失了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面对男孩的第一次赞美时,“谁说的”、 “怎么说的”、“在哪里说的”等等因素都会被遗忘,而留在 女孩记忆里的“我喜欢你”、“你太美了”等等这些核心词语 却很清晰。这些记忆会给女孩带来单纯的喜悦和愉快。当男孩 再次对女孩进行赞美时,她就会想起“他以前也是这么说的”, 赞美之人不会被人轻易忘记。此时此刻,她想到的不是“这个 人说的话还是不可靠”,而是“上次夸得我美滋滋的人就是他 啊!”这样一来,女孩给男孩的好印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 大。
“Aha!经验”和“舌尖现象” 某个问题冥思苦想一直没有结果,突然头 脑中灵光一闪,所有阻碍都迎刃而解了; 紧张的考试中遇到一道题,明明答案熟记 于心,但就是不能诉诸笔端。。。在心理 学中,前者是“Aha!经验”,后者称为 “舌尖现象”。
“Aha!经验”是一种突然而又强烈的所谓顿悟体验, 由德国心理学家卡尔· 缪勒所命名。它更像一道闪电, 在刹那间照亮了思维的陷坑,一切疑难似乎都迎刃 而解,随之而来的便是异乎寻常的兴奋与激动,绷 紧的神经一下于松弛下来,甜蜜的感觉将持续很长 一段时间。 另一种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常会遇见的体验是所谓 的“舌尖现象”,简称TOT,这是一种“几乎就有 了”的感受,答案就在嘴边,我们能够清晰地感觉 到,却没有办法把它说出口,或加以具体的描述
。 比如当你回忆小学时同桌的姓名或者很久以前穿过 的衣服的颜色时,便可能经历如下的体验/它是一 种强烈的情感。字的节律可以存在,只是缺乏一定 的声音来装饰它。也可能隐约地感觉到点什么,像 开首的元音或辅音,在飘忽地引诱着我们。它不停 地在你心中跳动,力求以文字来填充。”
.“似曾相识”感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却感觉自己 曾在梦中到访;正在进行某项工作,却突然感觉此情此景 无比熟悉……这就是神奇的“似曾相识”感。 心理学家指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 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到信息的来源。熟悉感会来 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你遇到已 经忘记的小说描写的情形时,可能会把它当做自己前世的 记忆。或者,当身处了曾经看过电影的真实场景时,虽然 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电影,但脑子里还是会勾起惊 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 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当你认为别人动机不纯,有所企图时,应该审视自己的内 心,或许这是投射效应在作怪。 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 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 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 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 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比如,一个心地善良 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 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一般来说,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 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 理解。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 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 引不起别人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或不理解自己。 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比如,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 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越来 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 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 事。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 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 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 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