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近6年高考题按知识(3)

时间:2025-04-28   来源:未知    
字号:

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 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 的分开而分离。F1 自交所得F2 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

的基因型有 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 自交,减数分裂中I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

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4)让(2)中F1 与(3)中F1 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

答案:(1)结构 (1分) 生物进化(1分)

(2)同源染色体(1分) 9(2分) 2(2分)

(3) 20 (1分) 4(2分) 22(2分)

(4)3/16 (2分)

解析:(1)观察图可知乙丙品系发生了染色休结构变异,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基因A、a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因此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甲植株无Bb基因,基因型可表示为:AA00,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所得F1基因型为AaB0,

可看作AaBb思考,因此所F2基因型有9种,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2种:aaBB aaB。

(3)小麦含有42条染色体,除去不能配对的两条,还有40条能两两配对,因此可观察到20个四分体。由于I甲与I丙 不能配对,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I甲与I丙 可能分开,

可能不分开,最后的配子中:可能含I甲 、可能含I丙 、可能都含、可能都不含,因此能产

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最多含有22条染色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近6年高考题按知识(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