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4)

时间:2025-04-27   来源:未知    
字号:

所设计的内容呈现少数优等生可以“吃得饱”;而中等生和后进生却“吃不了”的局面。

如有一位教师在讲述“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时曾出示过这么一道题: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

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设矩形的一边

AB=xm,矩形的面积为ym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

式。

教师从出示问题到让学生回答,前后不足4

钟时间,提问时连续抽查3名同学均未能回答完整。

剖析:大多数同学看完此问题一定会感觉到漫无边际,原因是问题的设计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教学规律。问题之间缺少过渡的逻辑,因为该问题中的矩形的面积为y=AB·AD,而从已知条件中能够看出的却只有AB=x m;于是学生要解决问题的思路便陷于僵局,导致课堂氛围的不和谐。若是将原题中所问的单一问题:改为如下两问:

(1)设矩形的一边AB=x m,试用z的代数式表示AD边的长度。

(2)设矩形的面积为y rn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从认知的角度上分析,全体学生都会想办法应用相似的知识将线段AD的长用x的式子表示出,然后老师将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地连接起来,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即可以导出结论:AD 30 x;第二问中y AB AD x(30 x) x2 30x便可以顺理成章了。

策略: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回答问题机会的多少有关系。提问题时应该确保所有学生有同等的回答机会,老师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系分343434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