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1.人的热舒适主要与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 湿度,气流速度以及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它物体表面的温度有关,同时还与人体的活动量、衣着以及年龄等有直接关系。
,此时体温可维持正常,这只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
也就是说,人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热平衡,然而只有那种使人按正常比例散热的热平衡才是舒适的。 2.不对。当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即,
3.人体的散热量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可视为常数。但随着环境空气温度的不同,人体向环境散热量中显热和潜热的比例是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环境空气温度越高,人体的显热散热量就少,潜热散热量越多,当环境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人体体温时,人体向外界的散热形式就全部变成了蒸发潜热散热。
4.体温调节的主要功能是将人体的核心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合于生存的较窄的范围内,主要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调节体温的中枢主要是下丘脑,下丘脑前部的作用是调动人体的散热功能,下丘脑的后部执行着抵御寒冷的功能,其调节方法包括调节皮肤表层的血流量,调节排汗量和提产热量。
5.“热感觉”是人对周围环境是“冷”还是“热”的主观描述,尽管人们常评价房间的“冷”和“暖”,但实际上人是不能直接感觉到环境的温度的,只能感觉到位于他自己皮肤表面下的神经末梢的温度。热舒适:在ASHRAE Standard 55-1992中定义为对环境表示满意的意识状态。Fanger等人认为“热舒适”是指人体处于不冷不热的“中性”状态,即认为“中性”的热感觉就是热舒适。
6.热感觉并不仅仅是由冷热刺激的存在造成的,而与刺激的延续时间以及人体原有的热状态都有关,人体的冷、热感受器对环境有显著的适应性。这主要取决于皮肤温度和人体的核心温度;影响热舒适的因素除了上面给出波肤温度和核心温度外还有一些其他物理因素影响热舒适,即空气温度、垂直温差,吹风感以及人的年龄、性别、季节、人种等。其评价指标分别为热舒适(TCV)分:舒适、稍不舒适、不舒适、很不舒适、不可忍受5个指标;热感觉(TSV)分:热、暖、稍暖、正常、稍凉、凉、冷7个指标。
7.M-W=fdhc(tcl-ta)+3.96×10fa[(tcl+273)-(
4-2+273)]+3.05[5.733-0.007(M-W)-Pa]+0.42(M-W-5.82)+1.73×10M(5.876-Pa)+0.0014M(34-ta)
热舒适方程中具有8变量:M.W. ta, Pa..fcl. tcl.hc其中fcl.和tcl均可由Icl决定,hc 是风速的函数,此时,对外做功
w=o。因此热舒适方程反映了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六个影响人体热舒适变量M. ta, Pa., Icl .va之间的定量关系。
8.ET的定义:是一个将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和冷感的影响综合成一个单一数值的任意指标。它在数值上等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它意味着在实际环境和饱和空气环境中衣着和活动强度相同,且平均辐射温度等于空气温度。
ET*:在考虑人体皮肤湿润度的影响,一个适用于穿标准服装和生着工作的人舒适指标:
SET*它是以人体生理反应摸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了不同的活动水平和衣服热阻而形成的最通用指标。
ASHRAE舒适区是表示人穿着衣服热阻为0.8-1.0clo且坐着工作时所感受到的一种热舒适环境。
9.人体对环境突变的生理调节十分迅速,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且人体在环境温度突变的生理调节周期中,皮肤温度并不能独立地作为热感觉的评价尺度,因此时人体正处在与周围热环境之间发生激烈的热交换。
10.人处在过渡过程环境中,其代谢率和服装热阻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认为人的活动会导致出汗湿润服装,同时人的活动扰动周围气流,导致服装热阻有所改变,一般经过6min才能使服装热阻fcl和代谢率M达到新稳定状态。即新热平衡状态,同时也说明人在过渡环境中的热感觉具有“滞后”和“超前”的现象。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