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种群和生物群落教案(2)

时间:2025-04-27   来源:未知    
字号:

视频演示:种群知识介绍

1、种群密度――指一定范围(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①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以新疆北塔山荒漠草原地带的黑驴和灰仓鼠为例)。 ②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以不同季节的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为例)。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种群密度随环境条件和物种的不同而不同。

2、性别比例――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雌雄相当型: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雌多雄少型: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

豹等群体动物。

雌少雄多型: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

的动物。蜜蜂若只考察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可看做雌少雄多型。

强调: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为了有利于人类生活, 有时候会人为地控制生物的性别比。

思考:①为什么人工控制的种群一般雌性多于雄性?(是因为人们为了获得蛋、奶等禽畜副

产品而选择控制的效果)。

②为什么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试举一个既不造成环境污染,又能防治农业虫害的方法。(使害虫不能完成正常交配,所以,可以通过破坏农作物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3、出生率――一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活产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一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的死亡个体数。

强调: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增加

死亡率>出生率: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减少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最终要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直接表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小结:种群是指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

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统计学特征。此外,有的种群还具有社群结构等特征,如灵长类的首领制和等级制等。而每个种群的大小或数量总是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种群

种群和生物群落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