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申论经典之作
正积极应对,但深受雾霾之害的人们对一些利在长远的改革措施缺乏足够的耐心,对一些探索、试错性的措施也缺乏宽容之心。
其实,我们任何时候都应该有长远眼光,在涉及利益格局调整时更应如此,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成绩无与伦比,但问题也高度集中。解决环境问题要迈出更大步伐,也要有耐心定力。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路高歌的坦途,但只要同舟共济的中国人认清改革的方向,保持对改革的信心,以耐心和定力齐心协力推进改革,2014的中国改革就一定能在全面深化中迎来豁然开朗的新天地。
2014年《半月谈》第2期半月评论: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中国乡村正经历一场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型。
“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在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开始了加速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的构思,在更为宏大的空间中加快二元体制的变革;“美丽乡村”的指向,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统筹中兴起又一波乡村文明建设的潮头。
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我们还当有更深层的叩问,和更长远的追寻。
首先,我们应当跳出城市与乡村“两极化解读”的话语陷阱。
城市文明是先进的,是一个现代性的符号;乡村文明是落后的,是一个过去时的遗迹。这一两极化解读,已深深嵌入社会意识的思维框架,而它又全然是一个被集体误读被舆论因袭的错误认知。由此,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型,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似乎就是用城市形态改造乡村形态,用城市文明覆盖乡村文明。
其实,这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沉淀,是长期城市倾斜政策的路径锁定,是单线进化论和经济决定论思维的必然结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