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内容详细,真实。
37 . ( 32 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7一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秦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童的派泉。… …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 (启萦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 … 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杜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 剑桥中国晚清史》
回答:
(l)历史学家翁伯赞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西汉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哪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 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3 分)
( 2 )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4 分)这些趋向对20 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4 分)
( 3 )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3 分)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 3 分)
( 4 )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 2 分)这一变化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思想准备?( 3 分)请任选一事件概述其主导思想。(4 分)
( 5 )以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主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短。(要求:内容具体,有新意。)( 2 分)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内容详细,真实。
38 . ( 32 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2007 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材产增长情孔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 … 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13 年,先后召开过100 多次座谈会,收到了l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物权法》 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注:《 肠权法》 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立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 l )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12 分)
(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lO 分)
( 3 )结合材料三,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知识,说明《物权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意义。(10 分)
39、(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在图12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内容详细,真实。
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8分)
(2)图12中A—B—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出现“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8分)
材料二
(3)图13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图12中的①、②、③、④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 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美感,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 。(4分)
材料三
材料四
(表3 据王斯越《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编制,表4 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五
1933 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
1953 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拟定的工业化规划提供资 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地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4 )材料三中图14 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分)参照图15 、16、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