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话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有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最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更新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6、文段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
答:
17、文段中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现象?这种写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8、文段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这“大自然的语言”是指什么?这对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何作用?(2分)
答:
19、文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2分)
答: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20-24题。(10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
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
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日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20、用原文填写下列空白。(2分)
(1)这件雕刻品所雕的主要是:
(2)描写雕刻技艺之精湛和雕刻人手艺好的句子是:
21、“奇巧”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其作用是:(2分)
22、翻译下列的句子。(2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