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例如,有的动物需要躲藏在植物中,有的动物要以植物为食物;动物为植物传粉,为植物提供肥料,为植物松土等等。明确动物、植物与人和睦相处的关系。) 5.活动小结。各小组对自己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植物的活动进行小结和评价,然后采用涂亮智慧星的方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6、各小组对自己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植物的活动进行小结和评价,然后采用涂亮智慧星的方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观察一棵树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较准确、完整地知道一棵树的主要特点。
2.能够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树的某些部分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对树的观察结果。
4.用实际行动爱护树木,呵护它的成长。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前对每个观察小组的观察对象做一个大致分工。2、学生准备:科学记录本、蜡笔或油画棒、白纸。3、小组活动材料:软尺、小尺子、放大镜等。教学过程
1、导入。(1)谈话:我们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植物,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熟悉的一棵树,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棵树。然后,请几个同学来说说,猜猜他说的是什么树。(2)学生思考,展开游戏。(3)提出问题:怎样进一步观察这棵树? 2.讨论观察计划。(1)讨论:我们还可以观察树的那些内容?用什么方法观察?需要什么观察工具?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提出的内容和方法不要局限于教材列举的三个方面。适时评价,鼓励学生中有创意的想法。) (3)实施完成观察计划,并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3、观察一棵树。(室外活动) (1)划分观察区域,领取观察工具。(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①观察时一定要做好记录;②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③注意安全;④不伤害树木。(3)小组活动。教师要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在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
4.给树做张“身份证”。(1)小组研讨:“身份证”上需要什么信息?如何制作“身份证”? (2)小组活动:设计个性化的“身份证”。(3)展示、评价各组的作品。
5.认养一棵树。(1)谈话:我们都是爸爸妈妈呵护的快乐宝贝,校园里的小树,谁来呵护它们呢? …(2)师生商讨认养小树的责任和义务。
8 小动物的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生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动物都生活在它适应的环境里,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了解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2.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生活的环境,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动物生活环境的实验,并坚持观察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4.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课前在校园里做一次调查活动,估计一下学生可能找到哪些小动物的“家”,设想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划分好各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