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的特点及差异吕梁学院 孙小彬
所谓的“西方绘画”, 是指区别于中国传统 绘画体系的西方绘画, 简称“西画”。。
传统的西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 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 并要求请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 现的色彩效果
它与中国传统的绘 画体系有着非常明 显的区别。
东西方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不同、它导致了 各自的绘画在审美观念上必然会出现差异。中 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所谓 天人合人,就是认为世界是天、地、人三方面 的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特别强调顺应自然,强调个人的“小我” 必须融入民族的乃至宇宙的“大我”。
这种文化精神反映在绘画观念上,就是认 为人与自然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是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认为艺术的最 高层次不是站在客观之外把握它的特点与 规律,而是尽可能融入到客体之内去,理 解客体、体会客体,让主、客体融为一体, 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于是,中国画历来不以再现自然、悦人眼 目为目的,而是重在“立意”,使作品成 为画家修养、人格和情绪论的载体。所以 中国画历来偏重表现作者的感情,注重抒 写主观感受,不过分强客观,画家所画常 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受拘束。
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和哲学传统,部体上 是以人与自然的对立,即天人相分的观念 为基础的。在西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 是神临自然、宗教的权力至高无上,就是 人要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这两者的观念 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天人对立、天人相 分的。
从这种观念出发,西 方人文理想的最终目 标就是认识自然、征 服自然,从而获得人 生幸福;西方的自然 科学自伽利略以来的 400年间,都是在走一 条分析的道路,总是 不断地将客观物质世 界一分为二。
这种精神渗透到绘画艺术中,便体现为强 调客观地表现现实对象。西方绘画总是把 科学运用到绘画中,要求画家以纯客观的 方式来把握自然,即画家所画一定要与他 所看见的保持一致。
以上这种哲学与审判观念上的差异,又进 一步造成了东西方两种绘画在基本技法和 表现手法上的不同。 西方绘画要客观地再现眼前的现实世界, 所以特别强调用色彩和光影明暗去塑造对 象。这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画在形式上最重 要的区别。
对于中国画来说, 线条是基本造型手 段,色彩是从属性 的。而且从不画光 影明暗。中国画不 论描绘山水、花鸟、 人物都离不开线条 的运用。
中国画常常是要让观
赏者从并不丰富的色 彩层次中去领略世界的五彩斑斓,去想象 物体的凹凸远近。这种感受不是来自视觉 直观,而是依靠了联想和想象的参与。
画家们总是靠粗粗 细细的线条来勾勒 造型,然后敷以颜 色。这些颜色有时 是单黑的,有时是 五彩的,它们往往 也会被精心区分出 干、湿与浓,而这 些差别一般都不会 被明显地强调。
西方绘画则不同,其 画作中的物象界限不 是用线条来区分,而 是用色彩的深浅、光 线的明暗来表现,就 像我们眼见的实物一 样。
西方绘画用亚麻籽油 来调和各种颜料,色 彩十分丰富。通过这 些色彩的精心运用, 画家可以表现出物体 的明暗差异,物象的 体积、质感和空间感, 以及物体在一定光源 照射下所呈现出来的 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