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是受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你认为这幅 竹石牧牛 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 厚于竹而薄于石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和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上阙中 数枝幽艳湿啼红 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两道题的影响,它们都是试题看似开放,但答案绝对唯一。既是开放鉴赏题,就要尊重学生的鉴赏个性,答案就不能唯一。否则,这不仅是出题的不科学,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既是开放题,就要有开放性答案。2006年福建高考试题给了我们一个范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眼注?演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首联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答案: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回答此问,原则上,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皆应尊重。
山东是进入课改较早的省,且2007年高考是山东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高考,试题设计备受全国关注。从这道题看,语文学科新课改要求重视对诗词作品的多元解读,致力于培养学生诗词的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的目标没有落实。
二、答案与主题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