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er’s Law
使用单位“贝尔”(Bl),我们一般使用他的1/10作为实用单位,即“分贝”(dB)。高声说话的响度为6.5dB,是树叶的沙沙声的响度1dB的6.5倍,因此两者的强度相差10的(6.5-1)次方倍,大概是316000倍。
衡量声音的音高:
相隔一个八度的两个音,其振动频率相差一倍,但人耳分辨的时候会认为相差一个八度音程。我们把一个八度又均分为十二个半音程,因此每个半音程相差以为2底的对数的1/12。 衡量星体的目视亮度:
使用单位“视星等”。星等相差5等,而亮度相差100倍。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主编
物理学与心理学
──心理物理学 (一)韦伯定律
我们已经指出过,在科学知识的演化过程中,最先是天文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哥白尼(1473—1543)最早确定了宇宙世界的新秩序;其次是物理学的分化,牛顿(1642—1727)最早确定了物理世界的新秩序。物理学中的实验方法为研究生命现象的生理学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同时物理学中的许多方面,如电学、光学和声学的研究与神经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研究也是相互促进的。物理学对心理学的影响,一方面是物理学中的实验方法通过生理学研究这一中介而为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则是物理学与心理学直接结合而形成的心理物理学对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心理物理学先由韦伯奠定基础,后由费希纳正式建立。
(一)韦伯定律
恩斯特·韦伯(1795—1878)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以研究触觉而著名。他的创造性工作是用实验证明了赫尔巴特的阈限概念。他以圆规的两点接触皮肤,看看有多大的距离才能为人所察觉为两点。他把刚刚能感到两点的距离觉称为皮肤触觉的两点阈限或差别阈限,阈限这一概念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到今天仍在沿用。后来韦伯在实验重量的阈限中,发现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时,我们所觉知的不是两个物体重量之间的绝对差数,而是其所增加的重量与原来的重量的相对的比例数,比如30克与31克刚能辨别,其差数是1,然而对60与61克则不能辨别,必然是62克才能辨别。这个所增加的重量与原来的重量的比是个常数,都是1/30。以后他又对线段的长度做了实验,发现它们的比例也是个常数。于是他得出结论:“观察彼此对象间的差异之时,我们所觉察到的不是绝对的差别,乃是相对的差别,这是在几种感官内都曾经得到证实的观察。”而且,“我们把两件东西比较而观察其差别之时,我们并不是看到这两件东西的差异,所看到的乃是这个差异对于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