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三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配套练习
第二章 第二节
一、选择题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雨林生态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2.关于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雨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生产力高,是其突出的优势所在
B.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淋洗作用强、生态脆弱,生态易被破坏
C.雨林土壤中的养分来源充足,又不易流失养分,故在自然状态下土壤养分非常丰富
D.地上植被是雨林生态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部位
3.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适合于大规模的移民开发
B.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政策的驱动,大量巴西难民迁移到亚马孙地区
C.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也是巴西政府拓疆计划的一部分
D.“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不适用于我国的国情
解析:热带雨林具有重要的全球环境效应,亚马孙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到严重破坏,对全球的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的损害。
答案:1.B 2.C 3.A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4~5题。
4.“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境功效是
(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答案:C
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答案:A
2008年12月16日至18日,在由国家林业局举办的“林业碳汇与生物质能源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
人教版 必修三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配套练习
6.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提高生态质量 ③提高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退耕还林”减少了耕地面积比例,增加了林地比例,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提高了相应地区的生态质量。
7.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解析:选C。①为三北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为沿海防护林,有抵御海风、海浪和台风暴雨袭击的作用。
我国科研人员在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回答8~9题。
8.( )
A.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20%
B.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9.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是
( )
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的
人教版 必修三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配套练习
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的
C.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
D.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以上
解析:本题组考查降雨量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大小随地表植被的多少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不具有线性函数关系,仅表明其间具有相关性。在相同降雨量的前提下,非林地地区径流量大于人工林地地区,因而相同降雨量时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
答案:8.D 9.B
10.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的成分 D.含蓄水源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好本题首先得掌握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效益。
厄瓜多尔政府正式启动一项旨在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计划,以避免因开发有环境争议的油田而破坏该国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生态环境。阅读材料回答11~12题。
11.对亚马孙热带雨林造成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度引水灌溉
答案:A
12.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 此处隐藏:79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