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
二、各题型知识点分布
⒈单选题:主要是一些重要的结论以及重要理论的内容、提出者
⒉多选题:主要是一些理论或者内容的影响因素、特点、作用、意义
⒊简答题:
①希克斯—马歇尔定律 P39
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派生需求的四个法则中。这些法则表明,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1)在生产函数上,劳动投入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可替代性越大;(2)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3)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4)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
上述四个法则的推导主要是围绕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来进行的,即工资的变动从两个方面影响就业水平:工资上涨使劳动成本提高,因而企业乐于以其他要素替代劳动,从而使雇工规模有所缩小,这是替代效应在发挥作用;工资上升提高了企业的边际成本,使企业面临着提高产品价格和缩小生产规模的压力,从而使雇佣水平有所降低,这是规模效应在发挥作用。
②古典均衡与凯恩斯均衡的差别(两个方面的差别:理论和政策主张)
古典均衡理论的代表是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萨伊生存在生产力不发达,商品短缺时代,供不应求)
理论内容:供给会创造需求
政策主张:
1、在正常情况下,依靠价格机制,国家内部的经济失调会迅速地被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自行运动所消灭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经济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偏离均衡的现象是暂时的,是不正常的,因此失业不是内在的。
3、萨伊法则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点评:萨伊的充分就业理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商品交换和物物交换的区别。
凯恩斯均衡理论(生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达,供过于求,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将失业分三种: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即承认存在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产生于有效需求不足,其中有效需求是总供给价格与共需求价格达到平衡时的总需求。而且非自愿失业难以通过削减货币工资来解决,因为货币和物价同时下降,真实工资可能没降。
失业治理政策:
1、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政府职能,采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一系列措施,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放弃节约原则,鼓励消费
3、应该采取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双管齐下的方法刺激需求,在消费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应主要实行投资社会化,由国家总揽投资。
4、通过实行增加政府开支、发行公债、赤字财政以及温和的通胀政策,以刺激经济,增加有效需求,对付经济危机,达到并保证充分就业。
③制度劳动时间变化与工资率的关系
④简述效率工资的内涵及其原因 书P210
效率工资,是指企业付给员工的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这样的工资能够起到有效激励员工的作用,可以提高生产率与企业经营绩效。该理论的最主要的一个假设条件是,员工的有效劳动供给量,或者说工作努力程度、工作绩效与工资水平的高低成正比,即企业支付的工资越高,员工们的工作效率就越高。
实施效率工资是因为传统的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定额和佣金制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监督成本过高或激励不足。而效率工资可以从两方面提高员工们的有效劳动投入量。意识高工资提高了员工们对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判断标准,有助于提高士气;而是提高了员工们因偷懒或怠工而被解雇的成本。
⑤补偿性工资差别与垄断性工资差别两者的差别
补偿性工资差别,指同质的劳动者,在从事工作条件和环境不同的劳动时,要对某些职业支付较高的工资,以弥补不同职业的非金钱的差异。包括劳动负效用补偿性工资差别(劳动环境、社会地位等条件的不同)、风险补偿性工资差别、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 垄断性工资差别,是非补偿性、非竞争性的工资差别。它是指因某种制度性因素,或劳动者的特殊素质或特殊层次导致劳动力供求的特殊矛盾,从而使某些职业的劳动者处于垄断地位所形成的工资差别。
两者的区别:垄断性工资差别由劳动者的特殊素质或特殊层次产生的,表现为劳动者在某方面有超常天赋,能从事别人很难胜任的工作,或者某些工作需要高素质劳动力,而这种劳动力短时期内稀缺。而补偿性工资差别则是在劳动力同质的情况下,由于工作环境、社会地位、风险的不同而形成的工资差别。
⑥自愿失业率与摩擦失业率
自愿失业是指潜在的或正在市场上寻找工作的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或比现行工资低的工资而造成的失业。自愿失业率为自愿失业人
数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比重。
摩擦失业率是指一般指在较短时间内,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摩擦失业率为摩擦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比重。
⑦人口红利与刘易斯拐点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 …… 此处隐藏:52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