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育
《物理教学论》总结
名词解释:
1. 物理课程:是按照教学目的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计划地选择物理科学的内容,
从而改造成为学校的一门课程。
2. 引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指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式
引入常用方法;(1.运用实验引入(2.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3.从复习旧知识引入
(4.利用物理学史资料引入(5.利用类比发引入
3. 信度:多次测验所得成绩的一致性程度,是衡量测验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4. 专业引领:专家通过对话、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及亲身师范等方式,向教师展示教育理
论于教师实践应有的内在一致性及转化的可能性,以此培养教师的智慧和教育直觉,并从整体上提升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
5.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基本方法有:讲
解法,讨论法,实验法读书指导法
6. 效度:衡量测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准确性的质量指标,是反映测量结果与所要测量的结果
相符合的程度,是一个测验对于它所欲测量的行为特征能够测量到的程度。
7. 区分度:试题对不同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考生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
8. 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体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科学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
质和和逐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9. 物理教学测量:根据一定客观标准,运用各种手段统计方法,对物理学领域内事物或现
象进行严格考核并依据一定规范对考核结果予以数量化描述过程。
10. 物理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通过平均系统的收集资料和处理教学信息,对物理教学
活动过程和成就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改进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参考的过程
11.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
象。
11课程的含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接受教育而设计和组织的一切活动总称;学习者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12素质教育:使每位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
13物理课程内容:是指物理学科中的事实、概念、原理和问题以及他们选择、组织和呈现方式
14前概念:学生在学习正式的科学概念前,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感知以及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所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
二.简答
1.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
(1)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
(2)中学教育性质:基本任务是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
(3)素质和素质教育
(4)中学物理的教育目标: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物理教材分析方法:
(1)知识分析法
含义: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以新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从不同层次上对教材及涉及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是分析知识为主的方法
(2)心理分析法:从学生学习物理心理过程的心理过程入手,挖掘和研究教材和与教学的心理因素以便充分地发挥物理教材的各种功能,提高教育效率
大学物理教育
3.简述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评价类型
(1)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2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3.诊断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4,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5.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4.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心理因素?
(一)心理基础因素(课堂前物理课程或物理学习在学生心理和记忆中产生的印象)。
(二)心理动力因素
1、好奇心 2、求知欲 3、求成欲
(三)心理状态因素(精神状态)
(四)心理成果因素(课堂教学后,师生心理各自留下的印象)
5.如何培养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注重科学探究,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习兴趣
加强学法指导,巩固学习兴趣
6.引入物理概念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运用实验引入;2、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3、从复习旧知识;
4、利用物理学史资料引入;5、利用类比法引入。
7.简要阐述物理教学的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实验法、读书指导法。教学方法选择:依据教学目的;依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依据教师特点;依据学校特点
教学方法的运用:
1、要娴熟,正确地运用各种基本方法,发挥其最佳功能;
2、要善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
3、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8.简要阐述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教师的基本素养
(一) 道德素养
1热爱教育事业,喜欢教师职业;2关爱所有学生,平等对待他们;3具有团队意识,善于互助协作;4坚持严谨治学,不断学习钻研
(二) 知识素养
(三) 信息素养
(四) 能力素养
1常规能力
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语言表达;恰当的身体语言;板书版画能力;教学组织能力 2物理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