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部 第2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简介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古诗” 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 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 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 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 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 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 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
吟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 以不拘一格。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留别指留赠給要分别的人。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 15岁时,李白的文章已写得很出色,并开始学剑。
26 岁时,“仗剑去国”,开始漫游兼求仕的生活(李白没有 也不屑于参加科举)。 42岁时( 公元742年,即唐玄宗天宝元年),李白经道士吴筠 推荐,得唐玄宗赏识被诏入宫,供奉翰林,李白原指望实现宏愿“ 归来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别内赴征》),但唐玄宗 只把李白当成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这不能不使李白感 到他的政治理想的破灭。因作风傲岸,李白在朝中屡遭谗毁。李白 初步认识到唐朝政治集团腐败后社会现实的黑暗。
《清平调》三 首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44岁时(即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这是他
在政治上遭到的一次重大挫折。第二年(745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在梁、齐、 宋、鲁等地游历了一番,离开东鲁南下吴越前,李白写 下此诗作别友人,然后,开始了新一次的漫游旅程。 755年,李白应永王李璘之邀,做其幕僚,参与勤 王兵变,后永王兵败,李白被捕下狱,后辗转流放夜郎 ,759年遇赦北还,居于当涂令李阳冰家,762年病逝于 李阳冰家。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兼有游侠、隐士、道人、策 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和行径。他一方面接受儒学“兼济天 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道家尤其是庄子遗世独立的思 想,追求绝对
自由,蔑视世间万物;他还接受游侠思想影响 ,所以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打破传统。
但在黑暗现实面前,李白的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 但他又在追求。矛盾、冲突及遭打击后的愤懑、狂放就产生 了。
李白的一生基本与盛唐时代相始终,盛唐那种繁华、大气、兼容并蓄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风气,对李 白的思想、气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也直接影响了李白的创作。以 致后人评李白有“盛唐之象”。
本诗属游仙诗奇 (神幻新奇)
气壮
个人 (放荡不羁)
(自信豪放)社会 (大盛唐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 杜甫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寻李白》—— 余光中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歌》
《临江五节士—— 李白
李白故居对联:1、2、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3、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天姥山,道教第 16福地。泛指天台、 新昌两县交界的岗陇 诸峰,因坐落于天台 万马渡畔的“天姥岩” 而得名。唐代“诗仙” 李白的一首《梦游天 姥吟留别》的古风, 使它驰誉遐迩。
从白鹤镇万年山片里林村 下坡约半里,转过一处可供行 人遮阳避雨的山洞,就可以看 到高10余米的天姥岩:头部 方正微圆,侧面的眼鼻唇耳的 轮廓依稀可辨,脑后的 髻更 是历历分明,显出一付慈容可 掬的老妇人神态。腹部鼓出, 两臂在前面合拱,宽衣广袖, 裙裾下露出圆头鞋。可谓身广 体胖,华贵雍容,一付非凡的 气度。
课文朗读
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 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