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人心的“安全网”——福利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
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
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 的一种方法。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初步兴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日渐完备 20世纪八十年代后 缩小规模追因
寻梦
纠偏
借鉴与发展
我们的探索
问道
一、福利国家兴起的原因
【探究一】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所学知 识,分析总结“福利国家”建立的背 景
材料一:图说历史
1.纽约股票交易所前
2.大危机时期穷人的棚户区
3.田纳西水利工程
4.失业保险卡
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它对福利国家的建立有何影响?
材料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 增长率的比较联邦德国, 6.70% 意大利, 5.60% 日本, 9.60% 法国, 5.30% 英国, 2.90% 美国, 3.50%
战后二十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为福利国家的建立提供何种条件?
材料三:战后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统计表超级富户 非常富户 一般富户 户数比重 股票比重 0.5% 46.5% 0.5% 13.5% 9% 29.3% 其他户 90% 10.7%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 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 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 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 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 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材料反映西方社会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五:凯恩斯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 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 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 就业……——《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总结:福利国家兴起的原因历史借鉴: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物质基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客观需求: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加深 观念变化:失业、贫困不再是个人问题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二、福利国家日渐完备
【探究二】浏览教材P89页第二子目 内容,概括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 实质,并根据材料总结其主要内容和 特点。
二、福利国家的日益完备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
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3、内容: 医疗保健服务
养老 住房 失业保险 教育等
4、特点:
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由单纯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福利国家的内容材料一: 瑞典的国家福利体系养老金:由普遍养 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新生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上老金和附加养老金 两部分组成。普遍 养老金每人每年约 为24100瑞典克朗 。附加养老金金额 以其一生收入的多 少和纳税情况评算 班,婴儿的母亲也同样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孩子年满 16周岁以前,父母均可获得生活津贴
医疗保险: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还可再享受50%~90%补贴
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75%
材料二: 德国: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 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 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 请实物救济。
福利国家的内容材料一: 瑞典的国家福利体系养老金:65岁以上 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的瑞典公民享受养 老金,金额以其一 生收入的多少和纳 税情况评算。养老 金的来源则由雇主 和雇员各支付一半 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
医疗保险: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0%补贴
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75%
材料二: 德国: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 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 申请实物救济。
三、“福利国家”缩小规模
【探究三】西方国家为什么缩小“福利” 规模?
三、“福利国家”缩小规模调整原因: (1)经济困难: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2)社会问题:过度福利助长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