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创新与实践实验报告
(一) 实验名称:机电系统创新与实践
(二) 实验目的:熟悉慧鱼组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拼接方式,增
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精神
(三) 实验用具:慧鱼创意组合模型
(四) 实验内容:通过安装说明书,了解拼接方式,按照图示,
拼接出“步行机器人”和“多功能履带车”两个模型; a)按照图纸分别拼接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两侧构架及构架上的零件;
b)按照图纸将以拼好的构架合拼为整体,再将剩余连接零件拼接于整体车架上;
c)按照图纸安装各传感器,控制板,电源等功能控制部件; d)按照图纸连接线路;
e)将控制程序由电脑导入控制板,以实现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功能上的实现;
拼接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成品如下: 1)多功能履带车:
工作原理:通过控制面板,分别控制左右舵机,由左右舵机分别经齿轮传动控制左右侧履带,通过两侧履带不同的运行方式达到履带车前进,后退,转弯,原地转弯等多种运动状态,通过各种传感器来识别障碍物等来控制运行方
向的改变。
2)步行机器人:
工作原理: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左右舵机,经齿轮传动和摇
杆机构将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腿”间隔性地摆动,以达到行走的目的。
(五) 实验总结:通过机电系统创新与实践,了解了慧鱼创意组
合模型的拼接方式与工作原理,同时,通过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拼装,增强了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虽然拼装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老师的耐心帮助与小组成员间的帮助合作,经过大家的努力都一一地克服,最终成功拼装成“多功能履带车”和“步行机器人”两个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并成功实践其功能。
(六)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多功能履带车”和“步行机器人”的
不足与改进
1)“多功能履带车”
不足:每一侧的履带都只有其中一个导轮提供动力,动力传递不稳定;
改进:可以在左右两侧框架内侧,安装齿轮,将同一侧其中一端的动力由齿轮传递到另一端,以达到“四导轮”同时带动履带的作用。
2)“步行机器人”
不足:a)由于连接件不牢固,导致两侧传递齿轮时常产生错位,无法传递动力;
b)该机器人的“腿”设计不怎么合理,两侧“腿”都只在同一平面内平移摆动,不符合仿生学中虫类的爬行方式;
c)六足底部的塑料无法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改进:a)对两侧底架添加零件进行加固处理;
b)将六足角度向外倾斜一定角度,并同时将腿改变成向下弯曲一定角度的“虫足”;
c)将六足底部的塑料用橡胶代替,增加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