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第1、2、3章: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研究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问题; 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化学变 化的方向、限度; 简介化学动力学的一些内容。
第二版
热力学: 研究能量转换过程中所遵循规律的 科学。 化学热力学: 研究化学反应,物理变化(如:相变热,溶解热)过程中能量交换。 热效应 可能性 方向性 限 度 反应机理 反应速率
化学动力学: 研究反应进行的速率和所经过的中间步骤。
第二版
第1章1 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热
2 化学反应热的测量
第二版
火(柴)---化学反应热火源:钻木取火,燧石与钢质小刀猛烈相击 第一代火柴:氯酸钾药面+浓硫酸 第二代火柴:白磷+Pb3O4/MnO2 第三代火柴:火柴头(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三 硫化二锑氯酸钾+火柴皮(红磷)
第二版
1.概念:系 统
敞开系统:能量交换 物质交换 研究对象 封闭系统:能量交换 隔离系统(孤立系统)
环 境
与系统密切相关的其余部分。
第二版
敞开系统
封闭系统
孤立系统
一般研究(讨论)的化学反应指的都是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对于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第二版
相
具有相同的 物理及化学 性质,均匀 部分(有明 确的界面)
单相系统和多相系统
气相 液相
单相 单相,两相(水与苯), 三相 固溶体,多相
固相
第二版
状态系统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总和。状态 = f ( 温度,压力,体积,密度, 粘度,折光度 ...) H2
P = 101.325kPa T = 300K V = 1dm3
状态函数用以确定体系状态的物理量。 P,T,V
第二版
特性: (1)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就有确定值。 (2)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与始终态有关, 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Ⅰ)
终态
始态
(Ⅱ)
分类
第二版
状态函数的分类广度性质系统的某些性质等于 各部分性质之和(体 积,质量,焓,熵…) 不具有加和性,与系统 的物质的量无关(温度, 密度,压力…)
强度性质
第二版
过程与可逆过程过程 系统状态发生任何变化
热力学可 逆过程
I状态——II状态,可逆 地由II状态——I状态,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消失 的理想化过程
第二版
化学计量数 B B=0 B为物质化学式, 为B的化学计量 数 (反应物为负,产物为正)
N2(g) + 3H2 (g) = 2NH3 (g)
1/2N2(g) + 3/2H2 (g) = NH3 (g)
第二版
反应进度dξ= -1(B) dnB Δξ= -1(B) Δ nB 反应前 10 某时刻 8
ξ =[nB(ξ)- nB(0)]/ B
N2(g) + 3H2 (g) = 2NH3 (g)
30 24
0 4
1/2N2(g) + 3/2H2 (g) = NH3 (g)
同一反应,不同写法,反应进度不同
第二版
1.2 化学反应的理论计算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即能量守恒定律(第一类永动机)应用在热力学当中]
第二版
内能
系统内部各种能量的总和。
包括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的移动能、转动能、 振动能以及组成原子的电子和核的能量等。 符号 U
单位: J or kJ 性质:状态函数 绝对值无法测量,变化值可测。U1热传递 功传递
U2
状态1
状态2
U = U2 - U1
第二版
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
系统从环境吸热,环境对系统作功。
U = q + w
U是系统的内能变;w 是功,(包括体积功与非体积功); q 是热。 系统从环境得到功或热, q、w 为正值; 系统对环境做功或放热, q、w 为负值。 注意: q ,w 都不是状态函数,其值与过程 的具体途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