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人:胡灵勤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手段应用 六、教法、学法 七、教学设计 八、板书设计
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1 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是 前几节有关做功知识的延伸,更为后面能量转 化,内能等知识做铺垫,体现初中教材以能量 为主题的重要线索。 2 本节注重学生参与探究实验寻真理,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把物理应用于生活的新 课程理念。
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教 材 分 析
(1)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2)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 3 )初步了解动能的大小和势能的大小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 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2 过程和方法:( 1)经历科学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
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在处理较为复杂问题时具有控
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
小的因素,并能运用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 教学目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 材 分 析
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物理学习习
惯,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成功和喜悦。
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教 材 分 析
1 2
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
会运用生活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教学难点: 探究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 有关。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四 学 情 分 析
学生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 学生希望发表见解和表现才华 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
学生有一定的探究理解和推理能力基础,苦于无从施展。
五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探究。需 要器材:斜面、水平面、细 沙、不同规格的小球、纸盒 。
六 教法学法 实验探究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参与实验 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消除差生的自卑感,提高学 生的自信心,把学习物理作为一种志趣而不是负担!
讨论交流合作法:本节课采取学生举例,教师引导,边设疑、边引导、边讨论,启发诱导,推理验证。
自主学习法:学生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比较论证,交流合
作的程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 。
七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 视频引入
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
想一想,议 一议,巩固 练习
总结与 拓展
1
复习提问,视频引入用“怎样才算做了功”提问 ,回顾力 的作用成效、功的两要素,功的计算公
式W=Fs及功的单位 (1) 播放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 生分析物体能够做功的原因 ?引出今天 课题→能量。 (2 ) 学生举例
教 学 程 序
2
新课教学和实验探究
(1)对照实例提出问题 : 动能、重力势
教 学 程 序
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2 )通过生活实例和经验进行合理猜想
假设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及物体速度有关 ; 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
体质量和高度有关 。
2
新课教学和实验探究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 你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你的探究步骤是 ; 你比较动能大小的标准是 。 1)探究动能大小决定因素设计方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度量
教 学 程 序
运动物体做功的大小?二是怎样使两个质量不相等的物体速度相同? 2)探究重力势能大小决定因素度量运动物体做功的大小学生在生活
中有一些经验,让它从高处落下观察物体的形变 。让学生讨论可能的方案
2 新课教学和实验探究 教 学 程 序记录结果 。 实验一: 目的:研究决定动能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
( 4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 学生按小组实验 ,
2 新课教学和实验探究钢球m(kg ) 高度h(m) 木块移动的距离s(m) 1)1 2)1 3)2 0.1 0.15 0.15; 。
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的速度为 小球从斜面相同高度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的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