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贡布里希讲“阴影”

时间:2025-04-24   来源:未知    
字号:

从美学的角度讲阴影

《阴影:西方艺术中投影的描绘》

作者:贡布里希

E.H.Gombrich, “Shadows: the Depiction of Cast Shadows in Western Art”, London: National Gallery Publications, c.1995

■投影面面观

■历史学家眼里的艺术

在诸多语言陷阱中,没有什么会比把“喻像”当真的做法更为危险了。作为一位艺术史学,我被邀请去参与《艺术家的眼力》系列主题展出之一,当然令我满足。不过,我还是要提醒那些清醒的读者,无论是艺术家也好,还是艺术史学家也好,他们的眼力或是他们的视力,都没什么影响力可言。眼睛是个工具——或者叫神奇的仪器——它已经进化了千百万年,使得有机体可以在运动中在世界上认路,识别自己的伙伴,回避天敌,或是绕开环境中的障碍。简言之,眼睛让有机体可以生存。眼睛的工作,唯有以来于环境光线落到视野内物体身上所产生的变化。在物体表面的光与影变化,会告诉我们物体的形状,在物体表明的反射,会揭示出它们的肌理,而物体对于光谱里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应,则决定了它们的颜色。显然,我们就跟其它有机体一样,都有着处理和利用我们所接受的信息的能力,而不必在意倒是什么才是背后的机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看着同一个世界,尽可能地应对着这个世界。

可是,信息如此多样纷扰,眼睛不可能将这么多的信息都传导大脑,如果我们要对外部世界的一切讯息都要付出关注的话,那我们就被淹死了。我们的感知过程因此必须是,也一直是,具有选择性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学习或是训练自己去

从美学的角度讲阴影

观察通过从我们意识面前流过的环境中的景物。如果我们的注意力一旦有了某种特殊的任务或是目的,我们就特别倾向于去选择。早期的猎人们可能已经具有了一种能在原是森林里识别野牛踪迹的“眼力”。早期的医者可能也掌握了从病人举止中去看出病症来。为了复制事物的容貌,艺术家们也发展出来特别敏感的眼睛,可以去感知光的改动,就像古时所记录的那样:西塞罗曾经评论过,“画家比我们都更加敏感于阴影和凹凸”。西塞罗生活在的年代里,艺术家们已经掌握了在墙上或是在平板上用颜料的涂抹模仿出对象面容的惊人技法。在那个年代里,学习绘画,就是要学习关注我们环境中的某些可以用来塑造一种可辨别的形象的特征。

轮到艺术史学家这里,他要学的,则是画家“眼力”的敏感性,或者说不同媒介、门派、时代的艺术家在选择建造他们可见世界的形象时,所挑选的那些特征的范畴。为了让大家关注这种选择性,本次展览旨在澄清一点,就是我们一定不要假设,以为艺术家是因为没有看到,所以才不会那么画。例如,在中国绘画中,通常是不画投影的,但是,您要是认为中国古代画家从来没见到投影,那就大错特错;起码,有一幅画可以说明问题,在那幅画上,中国画家把月亮投下的影子再现了出来,理由很简单,因为那幅画所图示的诗上提到了月影。【乔仲常,《李白捉月图》】

毋庸赘言,此类孤例不是本展的中心。本展的目的仅仅是希望读者反思一下这么一个诱人的问题,为什么,且如何,物体投下的阴影会在西方画家的套路中出现,或者,为何又会被排除在外。如果本展可以帮助读者,使得他获得一种眼力,可以观察到日常生活和人工照明的光线下,有着如此之多的光的变化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投影与光学法则

从美学的角度讲阴影

我建议那些不熟悉影子的人,去玩个游戏。就是去在夜里沿着一条有路灯的马路走上一走,去看看自己的身影在灯光下的变形和转动。当你走进路灯时,你的身影就越来越小,甚至萎缩在你身边,然后,你走过路灯,影子就会沿着你行走的方向缓慢拉长变窄,直到下一个路灯明亮的光照消灭了它,这时,影子又出现在你的身后。

我们都知道,这种变化就是两个明显事实的后果——一来,我们的身体是固体,不透明,二来,从我们所谓的“点光源”那里放射出来的光线,以及所有光线,都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从路灯那里开始画条线,联着你的头部,在继续延伸下去,你就可以预知你头部在水平路面上的投影到底会有多远。如果这路是下坡路,当然,影子相应地也会拉长点,就像是上坡路上影子会变短些一样。如果你靠近一堵墙,你就会观察到你的影子开始往墙上爬,如果你走到一阶阶楼梯前,你的影子就会波折成为手风琴拉开的形状。

并不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在日光下实现。我承认,当我看到这张我自己影子的照片时,我都很难判断,到底当时是在路灯下还是在落日下,但是如果我当时使用的是摄影机,是灯光,还是日光,即刻就能分辨出来。在日光条件下,我跟太阳之间的距离无所谓渐渐变近或者渐渐变远,因为在这种无限距离状态下,太阳主导一切。只有坡度相同,无论我站在哪里,我的影子都相同,变化的条件在于一天中的时刻,以及季节,季节才会决定太阳出现在某个纬度上的轨迹。

日晷的发明正是基于这些常量。而日晷被发明的年代非常古老。古希腊古罗马时就记录着各类不同类型的测日影仪器,而后来的几百年中,又有了新的发展,诸

从美 …… 此处隐藏:559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贡布里希讲“阴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