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二、可行性分析
1.开发设计上的先进性:
课程管理系统最初采用的是主机/终端模式,最后发展到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本质的特点在于:客户Pc运行数据库应用界面处理,数据库服务器运行全部或大部分DBMS(数据处理)。服务器运行access,将查询结果传送到客户端,减少了网络信息的传输,系统采用数据锁定、事务技术、存储过程等数据库技术保证数据完整一致准确。这样,就降低了对客户机的性能要求,使得程序的修改更为方便。
2.软硬件支持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软件可性行:
系统采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作为操作平台,以Visual basic 6.0作为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前端开发软件,以Microsoft Access 2000作为数据源。这些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在电脑上安装,同时其配置的要求不是很高,其安装步骤也相当简单,易于实现。
硬件环境:
服务器:PII266 64M 2G以上;客户机:PII133 16M;服务器端:NT6以上,IIS60以上。这些配置是容易实现的,同时也利于系统的开发,是整个系统开发的坚实后盾。
3.系统界面设计的直观性,可操作性
本系统界面的设计是很直观的,同时操作简单,即便不是本系统的设计人员,也能够通过系统使用说明来对系统进行操作,实现对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的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对借还图书信息的及时更新;添加图书管理员信息,修改密码。使得系统易于图书管理员理解和操作。
4.资源的可利于性
在系统的开发的过程中,我查看了许多的有关图书管理系统的信息,包括图书馆里的图书,学校里的电子阅览室里的网络资源,使系统容易开发,给我很大的帮助。同时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之下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