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

发布时间:2021-06-11   来源:未知    
字号: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Urban Rainstorm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Technology) 10、西部地区人工环境景观微气候理论与方法

(Artificial Environmental Micro-Climate Theory in Western Area)

五、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研究所(教研室)成立以导师为主的学科组,发挥“导师为主,集体把关”的方式,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院领导定期检查和指导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特别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的创新能力;鼓励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和从事探索性研究。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和因学科交叉而专业知识不足的硕士生,应创造条件去弥补他们的这些不足。

1、围绕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按两个培养阶段开展,即重视学科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拓展个人的专题研究方向。

2、在培养的第一阶段,安排研究生参与研究性或实践性较强研究项目。在第二阶段,研究生在科研或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由导师指导,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论文应结合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3、利用地域特点,组织开放式教学,加强与国外学校联系,互派学生,合作培养,使学生更多地拓宽视野,了解建筑学发展的动向与学科前沿。

4、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教师重点讲授与指定文献阅读、学生自学、讨论和专题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积极引导与学生独立学习的主动性。

5、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兼顾学术性与职业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成果检验培养质量。 6、在教育质量的把握上,坚持导师负责制与学科组集体把关相结合,进行培养规格制定、快题评议、论文选题审查以及论文化答辩等,发挥教学的整体优势和导师的学术专长。

7、在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上,加强不同学科之间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注重相关学科的渗透,把学科交叉的边缘领域作为突破点,不断拓宽和深化研究内容。

8、以纵向课题为依托的“接力棒式”选题研究,使研究生一届接一届地对课题深入研究,拓宽视野,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协作精神。

9、在研究生管理上,坚持校、院(系)、所(室)、导师四级管理体制。导师负责学生思想及业务素质的全面培养,要求研究生定期向导师做思想和学习情况汇报。

六、课程设置

1、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读期间至少工学应修满32或以上学分,非工学学位至少应修满34或以上学分,包括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

2、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不少于7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本专业的必修课程。

3、选修课程包括学院各专业方向开设的所有课程。

4、必修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和学术报告。社会实践为科学实践或教辅实践,2学分;参加学术报告不少于6次,1学分。

5、补修课程是指跨专业考生或未通过评估院校考生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需要补修的专业基

2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