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教学这节课时,我选择了第一课时,本来我想通过图片、朗读情境视频、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带领学生一块分析品读感受文章首尾总写的部分,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来学习课文中间的分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重在体现学生的自读感悟和独特见解。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教后所得:
一、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体会美、感受美。
首先,在教学之初我就把孩子带入到情境中。(师出示课件,播放火车进站的鸣笛声)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东北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玩好吗?知道是什么地方吗?生答:小兴安岭(随机板书)。要想顺利到达小兴安岭,我们还要接受一些过关检查。接着进行本课预习阶段生字词语的认读识记检查。
在导入之后,我首先让同学们观看了有关小兴安岭的动画视频,聆听了精彩的情景朗读,同学们看得投入,听得认真。从学生惊叹的语气和表情中,我已感受到他们被小兴安岭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于是我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入对小兴安岭景色描写的重点环节。师问:转眼之间,我们就已经到了小兴安岭了,你觉得小兴安岭怎么样?(生纷纷发言:小兴安岭非常美!景色优美! )我随机完善板书:在“小兴安岭”前面加上“美丽的”。那么小兴安岭到底美丽在什么地方呢?请大家走进课本认真读一读。这样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更快地进入课文,与文章融为一体,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了基础。
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真正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这一课,因为课文容量较大。而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内容,在学法、步骤上基本一致。于是,我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画出在小兴安岭中你觉得优美的句子,加以引读指导:“如果要你去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并说说自己的理由。”然后交流阅读感受时生说到哪个地方,我就抓住着重讲这一部分。让生说说为什么认为这一部分美?并随时指导朗读。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四季的景物特点重点指导,让学生先根据喜欢的图片找出文中与之对应的句子,再说出喜欢的理由。说理由的时候,品析句子中用的好的字,说出它们的妙处。比如说“春天”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是我引导学生说,秋天和冬天就放手让由学生依照学习上一节的方法来自由练说,学生基本能够按照我的思路走,句子分析的比较到位。秋冬两个季节内容比较简单,我以读为主,欣赏作者优美的语言。带着美好的体验,孩子们热情的描述着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美呢?逐渐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
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不尽人满意,主要的不足有:
一、用心品读美文,才能真正品味到美文的美。由于电教设备操作生疏,电脑、电子白板、黑板和自己准备的图片粘贴,分散自己的教学精力,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给学生留的有感情朗读的时间不足,对美文品味不够。如在解决“你认为课文中那些地方写得好?”这个问题上,学生汇报到“春、秋、冬”三个季节,就下课了,为了不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我匆忙首尾,将“夏”一小节以迁移学法练习的形式让学生留到第二课时汇报交流,显得非常仓促,教学过程也不完整。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每一节课要体现对学生的写字指导,是新课标的新要求,我本来想打破常规,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