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
【说教材】
《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本课是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和圆柱体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和三角形这四种平面图形。教材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为知识基点,按照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通过看、摸、画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并且了解四种图形的基本特征。这样做,不仅为今后继续研究平面图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研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探究与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四种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说教法、学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我将以情景教学和引导探究法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注重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一是,指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注重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二是,向学生渗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课前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培养他们在合作中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学会共同分享资源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