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力矩 v 刚体绕 O z 轴旋转 , 力 F 作用在刚体上点 P , 且在转动 v 为由点 到力的 平面内, 平面内 r 为由点O 作用点 P 的径矢 . v Z F 对转轴v 的力矩 v
一
v MzvMO
M = Fr sin θ = Fd
v M = r ×F
v r
v F*
d
P
θ
v v ∑ Fi = 0 , ∑ M i = 0
d v F
: 力臂
v F
v v ∑ Fi = 0 , ∑ M i ≠ 0
v F
v F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讨论
v 1)若力 F 不在转动平面内,把力分解为平行和垂 不在转动平面内, )直于转轴方向的两个分量
v v v F = Fz + F⊥ r
z
其中 Fz r 对转轴的力 矩为零, 矩为零,故 F 对转轴的 力矩 v v
v v k Fz
v Fθv F⊥
v M z k = r × F⊥ M z = rF⊥ sin θ
O
v r
2)合力矩等于各分力矩的矢量和 ) 力矩等于各分力矩的矢量和
v v v v M = M1 + M 2 + M3 + L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3) 刚体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力矩互相抵消 ) 刚体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力矩互相抵消
v MijO
v rj
v Mji
d
v iF ri ij
j v Fji v
v v M ij = M ji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二 转动定律 1)单个质点 m 与转 ) 轴刚性连接
zv MO
Ft = mat = mrβ M = rF sin θ 2 M = rFt = mr β 2 M = mr β
v v Ft Fm v
v r
θ
Fn
v v 质量元受外 质量元受外力 F ,内力 f i i e i 2 M i + M i = mi ri β外力矩 内力矩
2)刚体 )
zO
v ri m iv fi
v Fi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M ie + ∑ M ii = ∑ mi ri 2 β ∑i i i
zO
Q M = Mi ij
i ji
∴∑ M = 0i i i
v ri2
miv fi
v Fi
∑Mi
e i
= ( ∑ m i ri ) β2 i
定义转动惯量 转动定律
J = ∑ mi rii
2
J = ∫ r dm
M = Jβ
M β= J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矩成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矩成 合外力矩 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 转动惯量成反比 正比 ,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三 转动惯量
J = ∑ mi ri 2 , J = ∫ r 2dmi
物理意义:转动惯性的量度。 物理意义:转动惯性的量度。 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 质量离散分布刚体的转动惯量(由若干质点刚性连 ① 质量离散分布刚体的转动惯量 由若干质点刚性连 接组成的刚体) 接组成的刚体
J = ∑ mi ri = m r + m r + L2 2 11 2 2 2 i
② 质量连续分布刚体的转动惯量
J = ∑ mi ri = ∫ r dm2 2 i
dm
:质量元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② 质量连续分布刚体的转动惯量
J = ∑ mi ri = ∫ r dm2 2 i
dm
:质量元
对质量线分布的刚体: 对质量线分布的刚体: dm
λ
= λdl
:质量线密度
对质量面分布的刚体: 对质量面分布的刚体: dm
σ :质量面密度ρ:质量体密度
= σ dS= ρdV
对质量体分布的刚体: 对质量体分布的刚体:dm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细长棒, 例3-1 一质量为 、长为 的均匀细长棒,求通 过棒中心并与棒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过棒中心并与棒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O r l 2
O
rdr
O′
dr
l 2
O´
l
解 设棒的线密度为 λ ,取一距离转轴 OO′ 为 处的质量元 dm = λdr dJ = r 2 dm = λr 2 dr
r
1 3 J = 2λ ∫ r dr = λl 0 12 1 = ml 2 12l/2 2
如转轴过端点垂直于棒
1 2 J = λ ∫ r dr = ml 0 3l 2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半径为R、质量为 的圆环 的圆环, 例3-2 半径为 、质量为M的圆环,绕垂直于圆 环平面的质心轴转动,求其转动惯量。 环平面的质心轴转动,求其转动惯量。 z 任取一质量元dm 解:任取一质量元
dJ = R 2 dm圆环对垂直于环面的质心 轴的转动惯量为 O R dm
J = ∫ dJ = ∫ R dm = MR2 0
M
2
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匀圆盘 的均匀圆盘, 例3-3 一质量为 、半径为 的均匀圆盘,求通过 盘中心 O 并与盘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 在盘上取半径为r, 解 设圆盘面密度为σ,在盘上取半径为 ,宽为 dr的圆环 的圆环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圆环质量
dm = σ 2 rdr3
圆环对轴的转动惯量
dJ = r dm = 2 σr dr R σ 3 4 J = ∫ 2π σ r dr = π R 02
R R
O
r dr
2
而 注意
σ =m π R
2
所以
1 2 J = mR 2
转动惯量的大小取决于刚体的质量、 转动惯量的大小取决于刚体的质量、 质量 形状及转轴的位置。 形状及转轴的位置。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平行轴定理 质量为m的刚体 的刚体, 质量为 的刚体,如果对 其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为JC ,则 对任一与该轴平行,相距为d 对任一与该轴平行,相距为 的转轴的转动惯量
dC
m
O
J O = J C + md1 J P = mR2 + mR2 2
2
圆盘对P 圆盘对 轴的转动惯量 P
R O m
四 转动定律应用举例 对平动的物体应用牛顿定律; 对平动的物体应用牛顿定律;对转动的物体应 用转动定律;建立平动与转动之间的关系。 用转动定律;建立平动与转动之间的关系。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如图, 例3-4 如图,轻绳绕过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定滑 连接两物体A和 , 、 的质量分别为为 的质量分别为为m 轮C连接两物体 和B,A、B的质量分别为为 A、 mB, 连接两物体 滑轮视为圆盘,其质量为m 半径为 滑轮视为圆盘,其质量为 C、半径为 R
,AC水平并与 水平并与 轴垂直,绳与滑轮无相对滑动,不计轴处摩擦, 轴垂直,绳与滑轮无相对滑动,不计轴处摩擦,求B 的加速度,以及AC、 间绳的张力大小 间绳的张力大小。 的加速度,以及 、BC间绳的张力大小。 物体A、 解: 物体 、B C 作平动,滑轮作转动。 作平动,滑轮作转动。 A mA mC 隔离物体分别对物体 A、B 及滑轮作受力 、 分析, 分析,取合适的坐标 系,运用牛顿第二定 mB B 律 、转动定律列方 程。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C 物体A、 作平动 作平动, 解: 物体 、B作平动, 滑轮作转动。 滑轮作转动。 隔离物体分 别对物体A、 别对物体 、B 及滑轮作 受力分析,取坐标如图, 受力分析,取坐标如图,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转 动定律列方程。 动定律列方程。
A
mA v FN v mA FT1 v O x PA
v FT1
mC v ′ FT2
mB Bv ′ FT2 mB v PB yO
FT1 = mA amB g FT2 = mB aRFT2 RFT1 = Jβ
v ′ FT1v PC
v FC
v FT2
a = Rβ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1 2 J = mC R 2 mB g a= mA + mB + mC 2 mA mB g FT1 = mA + mB + mC 2( m A + mC 2 ) m B g FT2 = m A + m B + mC 2如令 mC
A mA
v FT1
C
mC v ′ FT2
mB BmA mB g FT1 = FT2 = mA + mB
= 0,可得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若 考虑滑轮与轴承间的摩擦力 矩Mf ,转动定律
RFT2 RFT1 M f = Jβ结合上面的其它方程
v ′ FT1Mf
v FT2v FN
FT1 = mA amB g FT2 = mB a
v ′ FT2mBv PB
RFT2 RFT1 M f = Jβ
a = Rβ
mA v FT1 v PA
刚体的转动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3 – 2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A mA
FT1 = mA amB g FT2 = mB aRFT2 RFT1 M f = Jβ
v FT1
C
mC v ′ FT2
a = RβmB g M f R a= mA + mB + mC / 2
mB B
mA (mB g M f / R) FT1 = mA + mB + mC / 2
mB [(mA + mC 2) g + M f R] FT2 = mA + mB + m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