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原油进口更是达到了 1.45 亿吨的历史新高。我国对世界资源的要求对世界市场形成了巨大压力,而其他国家对资源的需求也是较大的,尤其是经济大国,如美国、日本、欧盟等。这样区域经济合作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对资源的争夺,其矛盾、摩擦必然会增多。
(五)仍有一些国家散布“中国威胁论”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什么政治威胁、经济威胁、军事威胁等等,对我国参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合作等事务要进行阻挠。在经济上,西方国家想方设法阻挠我国经济发展,散布中国经济威胁论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一定影响。如在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一些国家反应较冷淡,他们认为我国经济实力较强大,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将处于主导地位,而他们处于从属地位。另外,西方国家还散布中国能源威胁论,对我国境外能源合作和开发加强防范和干扰,如中俄石油管线——安大线的方案,因日本的干扰,无果而终。
四、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
(一)明确参与目标,制定务实战略,健全法律体系
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必须确定目标,即在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双赢和多赢,通过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对世界和区域经济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同时,要确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近期、远期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规划,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使确定的目标按期实现。我国在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时,应从促进对外开放、缓解贸易摩擦、实现优势互补和追求政治利益等多个角度出发。 同时,由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着复杂的关系。因此,我国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涉外经济方面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但是,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有些法律、法规已经过时,不适新的形势,需要修订完善,另外,有些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起来,应尽快制定。
(二)以亚洲为重点,全力推进东亚地区经济合作
亚洲是 21 世纪的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大陆板块和经济实体,也是我国进行对外经济交往最重要、最有地缘优势的地区。我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立足亚洲,谋求与周边国家形成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与东亚的投资贸易安排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建立一个包括两岸四地在内的中华自由贸易区 2.加强与东亚地区的经济合3. 正确处理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关系4.进一步完善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三)积极参与国际对话和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国际对话是发展国际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合作与发展,解决经贸纠纷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中,把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作为启动区域经济合作谈判的先决条件。尤其当前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仍然没有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我国应积极与其进行对话,争取使更多的国家尽早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减少贸易摩擦。 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国际贸易流向和利益的分配。因此,我国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以增强我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下,以及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的说话权。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我国国内经济体制存在不少问题,还不能有效地适应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因此,积极推进国内的改革和开放,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尤为重要。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和结构不完善,生产技术落后,这些都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并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缩小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