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大道两侧绿化,依托道路形成绿化通廊,同时强化东西山体对基地的绿色因子的影响,结合滨水景观区形成丹州新区山体、滨水绿地自然景观的界面。
注重保留现状四条冲沟打造楔形生态廊道,使绿色廊道有效贯穿区内,保护生态的同时,利于景观环境的建设。对四周的山体尽可能减少建设,降低对山体的破坏,并将植被良好的地段规划为山地森林公园。
为了引导城市形态和滨水空间的环境品质,对河岸两侧绿化带外50米范围内进行建筑高度控制,该范围内建筑檐口控制在30米,拒绝生硬岸线设计,鼓励提倡丰富多样的岸线景观,可运用退台、挑台、坡道和亲水栈道多种岸线设计方法,提高滨水空间可达性,营造具有活力的滨水景观。
6.3 门户区空间节点规划
具有起伏变化地形的山地城市,其门户空间不仅
是城市内外分界地段,而且高低错落的山峦丰富了城
市空间层次和城市形象,形成了良好的视觉美感,是
其他类型城市所不能及的。
丹州新区是宜川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链接区,此区
域在地理位置和交通意义上十分明显,承担着“城市
南大门”的职能,随着宜川城市进一步发展,在形象
与精神上体现宜川特色的“南大门”将进一步凸显。
根据这一重要的特征对新区三个主要的景观节
点规划。
商务办公中心节点围绕滨水广场形成丹州新区的核心区,将来将发展为整个宜川县的重要的节点区域。围合门户广场的街区大多数都设置成商业写字楼,底层配备零售商业,高密度的住宅区环绕写字楼布置,高密度的住宅与写字楼的搭配对于门户广场全天候的城市活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商贸服务中心节点,是人们在高速路下来进入宜川的第一站,主要以商贸、服务、酒店和展示为主,结合宜川优质的水果产业,形成具有特色的交易中心,从而成为展示宜川特色形象的最佳节点区。
商业服务中心节点,主要为周边的居住做配套服务,因为该区域是经青兰高速进入丹州新区的必经节点,同时地域特色的居住风貌区成为该区域的一大亮点。 图13 空间节点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