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走向未来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
【能力目标】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畅想未来,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向未来进发。
【知识目标】
了解畅想未来的目的和要求,知道面向未来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明确踏上新征程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畅想未来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难点】
踏上新征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思考:
歌词: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因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忘记我/对自己的承诺/对爱的执着/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跟着希望在动……
听了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后,请大家畅想一下自己的未来。
提示:未来,我会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未来,我会成为一名老师,教育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才和成人;未来,我会成为一名医生,帮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等等。
教师过渡:我们每个人对生活都有美好的憧憬,对未来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个目标实现的过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一步步走向未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向未来》。
【新课讲授】
一、畅想未来
1.阅读材料,思考:
1940年的一个下雨天,一个15岁的男孩在厨房里写下了一生中要完成的127条目标,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这个男孩就是被称为“当代印第安纳·琼斯”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戈达德把这127条包罗万象的目标称为自己的“生命清单”。“一切都从写下目标的那刻开始。”戈达德说,“如果你真知道你一生想要什么,你会惊奇地发现帮助你实现梦想的机会会自己跑来。”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畅想未来可以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伸生命的宽度和广度。
2.阅读教材P87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怀揣梦想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境与行动走向未来?
提示: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宣传中国梦,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贡献。
3.阅读教材P87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站在人类与世界未来的角度,谈谈你对“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出自明朝思想家、学问家王夫之所著的《尚书引义·太甲》。其大致意思是新旧事物
二、踏上新征程
1.阅读教材P88“探究与分享”,思考:
(1)如果选择到普通高中学习,请你完成以下内容。
提示:①适应高中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力争高考的优异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②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学会分担,学会倾听,互相之间倾诉烦恼,出主意解决;等等。③学习能力、自我管理、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等方面更趋于成熟。
(2)对于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和到法定年龄后就业,你是如何认识的?
提示:①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A.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B.被认可度高,就业率高,就业前景广阔。C.除可参加普通高考外,中职学生继续深造还有三种途径,即对口入学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五年一贯制大专招生三种基本途径升入高校,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学习。②到法定年龄后就业:A.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自己处理生活上的事情。B.知识上的欠缺,生活经验少,生活技能
2.阅读教材P90“探究与分享”并观察图片,思考:
(1)如果你有一个庆祝自己毕业的仪式,你会邀请谁参加?你为什么想邀请他参加?他会为你庆贺什么?
提示: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如邀请父母参加自己的毕业仪式。父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诸了心血,初中毕业是自己一个重要的成长里程碑,要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欣慰子女的点滴进步。
(2)如果让你去参加一个同伴的毕业仪式,你愿意选谁?你会为他庆贺什么?
提示: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如同桌,我会庆贺同桌的成长进步,恭喜他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有了更好的学习场所等。
【板书设计】
走向未来畅想未来
丰富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反思自己,规划人生
脚踏实地,走向未来
踏上新征程
祖国为我们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走向成熟,向未来进发
◇教学反思◇
本课时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畅所欲言,活跃度很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尽力做到维护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本课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对初中毕业之后的选择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帮助学生多途径了解各种选择的优劣,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