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49
第22卷 第2期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22NO.2
2004年4月 JournalofSoutheastGuizhouNationalTeacher′sCollege Apr.2004
生存的悲剧
———浅谈《雷雨》的悲剧性
千玲玲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 贵州 凯里 556000)
[摘 要]曹禺的《雷雨》在中国戏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
且完全超越了“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三种模式,独创了“[关键词]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中图分类号]I234 []()0049-02
一我认为《雷雨》独创了一种新的悲剧类型,因为它很突出地体现了叔本华提出的第三种悲剧的
情形。可以说它完全超越了“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社会的悲剧”这些模式(当然也包括叔本华所说的第一种悲剧,也即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模式)。从而把对悲剧性的根源转向了生存本身,这是叔本华哲学观的一个本质,也是《雷雨》以悲剧的形式艺术化地表现出来的。二
以往的研究大都认为曹禺的《雷雨》明显是属于命运的悲剧。他们认为剧中人物的悲剧结局,全是由于“命运”的安排。比如,剧中女主人公之一的侍萍,她在周公馆当女佣人,被周家少爷周朴园占有并为他生了周萍和鲁大海两个儿子,后来,在周朴园迎娶富家小姐的前夕,又被周家一脚踢出门。她走投无路,遂抱着才出生三天的小儿子,含恨投水,幸而被救。她怕女儿四凤走自己的老路,临去济南前,特意叮嘱鲁贵不许四凤去公馆帮人。但当她两年后回来探家时,发现四凤不仅走上和自己三十年前同样的道路,而且比自己更惨。四凤爱上了同母异父的哥哥。除此以外,这种观点的最大依据是侍萍与周朴园的对白。当周朴园再次见到侍萍并喝问她“:谁指使你来的”时候,侍萍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碰见你。”其实,这里的“命”的概念
,是一种戏剧艺术形式。
它主要就是表现人生的悲哀和痛苦。
大致说来,希腊的神话和悲剧,认为人生的悲哀和痛苦,俱是神所支配,是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是一种无可逃避的命运。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便是命运悲剧的典范。到文艺复兴时期,人由神的世纪回到了人的世界,人自身的性格成了描写的主要对象,因此,性格的缺点常成为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这样,性格悲剧,就取代了命运悲剧,莎翁的《哈姆雷物》等四大悲剧,都是由性格的缺点所造成的。与性格悲剧同时,18、19世纪出现了社会悲剧。当时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如火如荼。人们不仅面对自身的性格问题,还面临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如此,悲剧也就转向社会,描写社会的不合理给人造成的悲剧。席勒的《强盗》、歌德的《葛兹》,是个人在社会的枷锁下,遭到毁灭的典型。19世纪以后,叔本华等开辟了一个新的哲学时代。他认为悲剧有三种:罪大恶极之人所造成的悲剧;盲目的命运的捉弄所造成的悲剧;还有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之间,由于相互间的误会、猜疑和伤害所造成的悲剧。其中第三种悲剧最为可怕,因为它弥天漫地,无处不在。悲剧的最终原因是原罪,即生存的本身之罪。“人的最大罪
[1]
恶就是:他诞生了。”
[收稿日期]2003-07-26
[作者简介]千玲玲(1965-),女,河南修武人,黔东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教师。
雷雨
50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4月
以及后来剧情中也不断出现过的“天”的概念,与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是完全不相干的。古希腊时期的“命运”是指在世界之上的神的力量和主宰,是冥冥之神对人的命运的掌握、摆布或捉弄,人的悲剧是神所预先设计好的。而《雷雨》中侍萍及四凤的悲惨命运,并非由神主宰和安排。相信21世纪的人都赞同我的说法吧。世上本无神,什么上帝、菩萨都是人的杰作,只是人的一厢情愿罢。贝多芬曾大声呐喊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足以证明命运需由人自己支配和掌握。我坚信《雷雨》里侍萍所说的“命”,那只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习惯的口头托词,是由于对悲剧现实无法解释又无法摆脱而发出的一种无确指的无可奈何的呼喊。因而《雷雨》,,间的悲剧。,悲剧在于人的生存本身。能由自己的全部剧情和艺术结构把这样一个现代哲学命题表述出来,不能不说是戏剧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
《雷雨》中的人的悲剧,并不在于他是男是女,是穷还是富、是好还是坏。他们共同演绎着生存的悲剧。剧中人物都以自己为扭结点,与他人构成多向的网状矛盾关系,而且其中任何一组矛盾冲突的出现与展开,都与其他矛盾纠葛、相关联。由此推动着整个剧情的发展,也不断深化着悲剧的强度。
侍萍的悲剧是显而易见的,她不仅失去了所爱,且经历了那么多生活上的磨难。周朴园也不幸,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了他阶级的敌人,带领工人反对他、打击他;而另一个则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他却毫不察觉。繁漪在生活上是安定舒适的,但她照样感到“十八年生活在这活地狱里”,她无所顾忌地寻找自己的精神依托,却又绝对不可能得到,最后连自己唯一的儿子也丧了命。至于周萍,他不仅偷了自己的继母,又阴差阳错地与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发生了关系,他怎么也难摆脱那最痛苦的灵魂的煎熬。四凤和周冲应该说是最天真纯洁的,他们本意不想给任何人带来伤害,他们或许只想得到自己最应该得到的非常微小的心理慰藉。但是,生存的悲剧却并不会放过他们,最善良纯洁而弱小的他们最后都只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
《雷雨》就是这样把人间最惨烈的悲剧展示给
人看。作品中的人物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
成了疯子,这种强烈的悲剧性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以及他们卑劣的庸俗精神面貌。值得一提的是《雷雨》,中的悲剧是发生在每一个最普通的人身上的,而不是帝王国君(如俄狄浦斯),也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如哈姆雷特身上,它更没有让我们到世界之外去寻求形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因为悲剧就在生存本身。
对于《雷雨》的这一悲剧性质,作者多次作过这样的陈述《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作者还说:。在《雷雨》中,宇宙正像一只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关于作者的这些肺腑之言,钱理群先生很是赞同。钱先生在《曹禺戏剧生命的创造与流程》一文中道“:剧作者痛苦地观察、审视他的人物以及他自己,发现了生命的‘挣扎’:每个人都渴望把自己从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解救出来,却没有或
(周缺乏自我解救的力量,只能心造出一个‘幻影’
冲、周萍兄弟之于四凤,某种程度上蘩漪之于周萍),死死揪住不放,却‘不自知地犯下了更可怕的
(更准确地说,是罪恶’,导致了最后的‘死亡’‘最有理由活着的死了,最不愿意活的偏偏活着的‘结
),—局’——这才是剧作家的真正恐惧与愤激‘: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曹禺自己的话与钱理群的透彻分析,皆可作为本文观点的最有力的佐证。“生存的悲剧”也许只能算是笔者臆造的概念,但它确实应该说是《雷雨》所独创的一种悲剧类型与悲剧模式,因为它实际上表达了一种更现代的哲学观和人生观。《雷雨》这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剧作,它把家庭生活扩展到整个社会,有较大的思想容量。它深刻表现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生活。《雷雨》不愧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悲剧。
[参考文献]
[1]马奇.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海:人民出版社.393-394.
[责任编辑:吴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