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雷电颂

时间:2025-04-24   来源:未知    
字号: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

2.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体会象征含义。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像,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思想。

2.体会象征含义,学习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课文的思想内容,象征含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一篇赞颂他的文章《雷电颂》。

二、作者介绍: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作者简介,教师作简要说明。

三、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及全剧梗概:

1.请学生介绍作者情况。

2.教师说明《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雷电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