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旅(上)
第6 课
边塞战争诗四首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诗的头一句采用了叙事诗的手法,不仅写出了边 塞将士痛饮美酒的大场面,而且还有细节刻画,借用神话之 辞,使人如闻酒香,如见美酒。第二句紧承上句,写出了这 些将士举杯时听到了急促的琵琶演奏声,显出了西部军营特 有的风情。第三、四句写的边塞将士们酣醉后的意态。表现 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 归的勇气。诗的语言是明快的,节奏是跳动跌宕的,反映出 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呈现出一种感染力很强的艺术 氛围。这也是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不已的原因 之一。
目标学法 1.把握时代特征,理解诗中所描写的事物的特征,抓 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推敲作品中所蕴涵的不 同思想。 2.学习边塞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借用典故抒情言志的方 法,理解联想和夸张的表达技巧,理解浪漫主义的风格。 3.学习边塞诗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战场杀敌、保家卫 国的情感。 《边塞战争诗四首》:《从军行(其一)》叙事、抒情相 结合,运用曲笔表现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蓟 中作》注意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热海行送崔 侍御还京》运用夸张、衬托手法,热情赞赏友人谨严清正、 执法无私的精神;《塞下曲》突出运用典故手法,注意领 悟典故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羌笛(qiānɡ) 金闺(ɡuī) 蓟中(jì ) 塞垣(yuá n)
sāi 木塞 i 塞垣 塞 sà sè 阻塞2.字形辨析萧 萧条 箫 笙箫 潇 潇洒
chá n 单于 n 单县 单 shà dān 单独烁 闪烁 砾 砾石 铄 众口铄金 虏 胡虏 虑 考虑 虚 谦虚
3.常识整合 (1)作者连线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属山西)人,开 元十五年进士,授氾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也
称王江宁、王龙标。因世乱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擅长七绝,世称“七绝圣手”。边塞诗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和思念家乡
的心情,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高适(700-765),字达夫,沧州渤海(今河北沧县)人。 二十岁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想 在边塞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也没有找到出路。后来,在梁 宋一代过了十几年“混迹渔樵”的贫困流浪生活。安史之乱, 他得到重视,官至淮南、剑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
常侍。 他的诗歌是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风格雄厚浑朴,笔势豪 健。他的优秀作品大多数都作于北上蓟门、浪游梁宋时期。 在蓟门时期,他对边塞士卒的生活有了实际的观察,他在浪 游梁宋到做封丘尉的时期,作品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有些作 品深入地反映了农民的疾苦。高适的边塞诗和岑参齐名,并 称“高岑”,风格也大体相近,有《高常侍集》。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 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任。天宝进士,随高仙芝到 安西、武威,后又往于北庭、轮台间,回朝后任右补阙居, 转起舍人,至嘉州刺史。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的诗 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 征,富有浪漫主义气息;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 热情奔放,显出奇情异彩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丰富多 彩。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 转,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他的诗当时流传极广,不仅 雅俗共赏,而且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殷璠、杜甫在他生前 就称赞过他的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 杜”。有《岑嘉州集》。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曾北游河溯,为幽州刘济从事,居边塞十余年。太和初官至 礼部尚书。他的边疆诗多写于建中、贞元时期。因为他的诗 以七绝见长,后人往往把他和王昌龄相提并论。他的边塞诗, 主要抒发战士们久戍思归的愿望。但这些诗里已经没有盛唐 边塞诗那种乐观豪放的情调。他的绝句艺术成就很高,形象 的完整丰富,韵味的含蓄深长,音韵的和谐宛转,语言的精 练自然,都接近王昌龄。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 有《李益集》。
(2)背景链接 《从军行(其一)》 唐初,东突厥、吐谷浑、吐蕃等不断侵扰,屡经太宗君臣 捍卫征讨,方得相安。以后民族之间的交往频繁,战事不断。 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更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边塞生活过,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 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 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将士的抗敌卫国事迹。诗词是采 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此为第一首。
《蓟中作》 《蓟中作》是天宝十年(751)高适送兵到北部边境后回 程中经过蓟中,看到边境状况感慨而作。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是岑参在热海(今伊塞克湖) 时,崔侍御到边地监察,岑为其送行,看 …… 此处隐藏:112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