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它同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要求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重
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本质 的科学内涵及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什么是 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 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 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 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 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 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 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1980年5月,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初,针对一
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的困惑和疑虑,邓小平在论述
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鉴于我们过去搞了20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多、生
产力发展不够理想、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拉大的实际情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 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决策,那就体
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 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 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
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 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 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3)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 裕的问题,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 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 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 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 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4)1992年初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 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南方谈话 (在深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在深圳)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
中的重要地位。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 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
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 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 原因。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 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 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 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
共同富裕: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级分化。”注意: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由此将社会主义同 资本主义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B、用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现了马克思 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C、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共同富 裕的途径。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 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 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
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我们寻找一种能够从深层
次认识社会主义,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
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