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蛔 虫 病
一、填空题
1.蛔虫病的发病年龄以地区感染率高于
2.蛔虫病可能出现并发症,其中以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蛔虫病的发生,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 )
A.饮食不洁 B.饮食不节 C.过食生冷 D.过食肥甘 E.素体脾虚
4.蛔虫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部位主要在( )
A.胃脘部 B.脐周部 C.左下腹 D.右下腹 E.痛无定处
5.蛔虫病的诊断,以下各项中最有意义的是( )
A.饮食不洁 B.反复腹痛 C.吐蛔、排蛔 D.肛周搔痒 E.夜间磨牙
6.肠蛔虫证以( )证居多
A.寒热错杂 B.虚实夹杂 C.热 D.虚 E.实
7.蛔虫病的治疗,以( )为主,辅以调理脾胃。
A.驱蛔杀虫 B.安蛔定痛 C.通腑驱蛔 D.通腑散结 E.暖中安蛔
(二)A2型题
8.患儿,6岁。腹痛剧烈,以右上腹为主,疼痛时四肢发凉,恶心呕吐,并吐出蛔虫1条。其诊断为( )。
A.呕吐 B.腹痛 C.蛔厥证 D.虫瘕证 E.肠虫证
9.患儿,4岁。不思饮食3月,伴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面黄少华,可见白斑,形体消瘦,舌红,苔厚腻,脉细。其治法是( )
A.驱蛔杀虫 B.消积理脾 C.杀虫消积,调理脾胃
D.运脾化湿,理气止痛 E.补脾益气,消食导滞
10.患儿,5岁。脐周疼痛2月,疼痛呈发作性,能自行缓解,嗜异食,大便3日一行,干结,夜寐?齿,形体壮实,腹胀满,舌红,苔黄腻,脉滑,诊断为蛔虫病。宜予使君子散加( )治疗。
A.川楝子、郁金 B.大黄、玄明粉 C.藿香、佩兰
D.胡连、山栀 E.枳实、厚朴
11.患儿,7岁。反复脐周疼痛半年,发作加重一天,纳差,食入即吐,大便2日未行,腹胀满,扪之有团块,舌苔黄腻。治疗首选( )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增液承气汤 D.驱蛔承气汤 E.调胃承气汤
12.患儿,6岁。阵发性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呼叫不宁,肢冷汗出,体温38.5℃,有大便排蛔史。宜选( )加茵陈、黄芩、枳壳治疗。
A.乌梅丸 B.肥儿丸 C.使君子散 D.乌梅承气汤 E.驱蛔承气汤
13.患儿,5岁。反复脐周疼痛,嗜异食,面部白斑,无肛门搔痒。大便病原学检查,宜选下列( )项最为合适。
A.饱和盐水浮聚法 B.透明胶纸法 C.大便常规
D.棉签拭子法 E.大便培养
(三)B1型题
A.安蛔定痛
B.驱蛔杀虫
C.调理脾胃
D.散结下虫
E.通腑排蛔
14.蛔厥证治疗以( )为主。
15.肠蛔虫病治疗以( )为主。
(四)X型题
16.出现蛔厥证,不必急于驱蛔,宜先予( )等药味,以缓解急症。
A.酸 B.辛 C.温 D.苦 E.寒
17.蛔虫病,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可见( )等症。
A.白睛黄染 B.鼻痒挖鼻 C.面部白斑 D.夜寐?齿 E.白睛蓝斑
三、改错题
18.驱虫药性能猛烈,故宜饭后服。
四、简答题
19.蛔虫寄生人体,主要产生那些病理变化?
五、问答题
20.试分析蛔厥证为何选用乌梅丸?
六、病案分析题
21.患儿,4岁。腹痛3月, 疼痛以脐周为主,能自行缓解。喜咬手指,喜食烧烤食物,大便2日1行,面部白斑,口腔黏膜上见栗状白点,舌红。大便粪检:发现蛔虫卵。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①3~10;②农村;③城市。
2.①蛔厥证;②虫瘕证。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A。答案分析:蛔虫病的发生主要是进食了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饮用水所致。素体脾虚,过食生冷肥甘,只是为蛔虫滋生创造条件。
4.B。答案分析:蛔虫病以发作性脐周疼痛为主要症状。
5.C。答案分析:吐蛔、排蛔史为蛔虫病的确诊依靠。
6.E。答案分析:肠蛔虫证,虫踞肠腑,多为实证,部分患儿可兼有脾胃虚弱,如病久迁延不愈,可发展成“蛔疳”。
7.A。答案分析:蛔虫病以驱蛔杀虫为主要治则。如出现蛔厥等合并症,则先予安蛔。
(二)A2型题
8.C。答案分析:右上腹剧烈疼痛,肢冷,呕吐蛔虫均为蛔厥证的特征。
9.C。答案分析: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面部白斑为蛔虫病的特征;形体消瘦,面黄少华,脉细为脾胃虚弱之象,故治法选杀虫消积,调理脾胃。
10.B。答案分析:患儿已诊断为蛔虫病,且形体壮实,腹胀满,便秘,故在使君子散基础上加大黄、玄明粉通腑驱虫。
11.D。答案分析:脐周疼痛突然加剧,呕吐,大便不通,腹部扪及团块,诊断当考虑虫瘕证。驱蛔承气汤与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相比,方中尚有乌梅安蛔止痛;椒目温脏散寒,配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驱蛔下虫,故当选此方。
12.A。答案分析:患儿有排蛔史,突然右上腹剧痛,肢冷,汗出,发热,诊断为蛔厥证,湿热壅盛,故选乌梅丸,去温燥之品。
13.A。答案分析:根据患儿症状,考虑为虫证。无肛痒,不支持蛲虫病,故排除B、D二项;C项检查虫卵阳性率低,故选A项最合适。
(三)B1型题
14.A。答案分析:先予酸、辛、苦等药味,以安蛔止痛,待急证缓解,再择机驱虫是蛔厥证的治疗原则。
15.B。答案分析:驱蛔杀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是蛔虫病的治疗原则。
(四)X型题
16.A,B,D。答案分析:蛔厥证的治疗应先安蛔止痛,蛔虫有“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特性,故选酸、辛、苦药味安蛔。
17.B,C,D,E。答案分析:蛔虫病,虫踞肠腑,扰乱脾胃功能,使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故见鼻痒挖鼻、面部白斑、夜寐?齿、白睛蓝斑等。白睛黄染,多为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所致。
三、改错题
18.改为:驱蛔药宜空腹服之。
答案分析:空腹服驱蛔药,可使药物与虫体很好接触,有利于药效发挥。驱虫药药性猛烈,在使用时要注意勿伤脾胃。
四、简答题
19.蛔虫寄生人体,主要病理变化有虫踞肠腑,虫窜入膈,虫聚成瘕。
五、问答题
20.蛔虫好动尤喜钻孔,当受到刺激时,上窜入膈,钻入胆道,造成气机逆乱,形成蛔厥证,以寒热夹杂多见,治疗当先安蛔止痛,再择机驱虫。乌梅丸中乌梅味酸制蛔,安其扰动,使蛔静而疼痛止;然蛔动多因脏寒,故配以细辛、椒目味辛可驱蛔,性温可温脏祛寒,桂枝、附子加强温脏祛寒之力;人参、当归补养气血;黄连、黄柏味苦可下蛔,性寒能清热,且能缓和方中诸药过于温热,以防伤阴之弊。柯韵伯曰:“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本方酸、辛、苦味俱备,重在安蛔止痛,服之虫静下行,疼痛自止,厥逆可消。故为蛔厥证的主方。
六、病案分析题
21.诊断:蛔虫病,肠虫证。
病机分析:患儿4岁,脐周疼痛,粪检发现蛔虫卵,此乃蛔虫病。腹痛因蛔虫频频扰动,使肠腑不宁,气机不利,不通则痛,虫静则疼痛自行缓解;面部白斑,口腔黏膜上见栗状白点是虫踞肠腑,使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所致;大便2日未行是腑气不通;舌红乃虫积日久,化热之象。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主方:使君子散。
处方:使君子10g,芜夷3g,苦楝皮10g,槟榔10g,青皮6g,大黄3g,胡黄连3g,甘草6g。
第二节 蛲 虫 病
一、填空题
1.蛲虫病是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
2.蛲虫病治疗以为主,常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①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 ②蛲虫。
2.①驱虫;②内服;③外治。
第三节 绦 虫 病
一、填空题
1.绦虫病多发生在喜食的地区,甚至形成流行。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2.绦虫病发病年龄以( )多见。
A.青壮年 B.10岁以下儿童 C.60岁以上老人
D.3岁以下小儿 E.3~10岁儿童
3.绦虫病的发生,主要是吃了含有( )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所引起。
A.六钩蚴 B.囊尾蚴 C.虫卵 D.猪带绦虫 E.牛带绦虫
4.绦虫病囊虫移行,可在许多部位停留,但以( )等处多见。
A.皮肤、肺、肝 B.肠、皮下肌腠、肛周 C.皮下肌腠、脑、眼
D.胆、脑、眼 E.脑、皮下肌腠、肠
5.肠绦虫病理化检查中寻找( )是简便而可靠的诊断方法,且阳性率高。
A.绦虫卵 B.绦虫节片 C.囊尾蚴 D.六钩蚴 E.完整的虫体
6.对自体感染引起囊虫病者,宜先( ),再治疗囊虫病,以免反复自体感染使病情加重。
A.调补脾胃,使体质强壮 B.益气养血 C.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D.手术摘除 E.驱杀绦虫
(二)A2型题
7.患儿,13岁。经常腹泻,时而恶心呕吐,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昨日又腹泻,大便中见白色片状物,追问病史喜食涮肉片。诊断宜考虑( )
A.绦虫病 B.蛔虫病 C.蛲虫病 D.伤食泻 E.伪膜性肠炎
8.患儿,14岁。患肠绦虫病,现抽搐、头痛、呕吐,诊断考虑脑囊虫病。宜选作( )检查。
A.头颅“B”超B.脑电图 C.MRI D.脑血管造影 E.脑脊液
9.患儿,11岁。发现肛周逸出白色节片,有腹痛史,已给予南瓜子、槟榔驱绦下虫。现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宜用( )调理。
A.健脾丸 B.归脾汤 C.八珍汤 D.七味白术散 E.十全大补汤
10.患儿,12岁。夜间?齿,腹胀明显,纳差,皮肤搔痒,给予驱蛔治疗,效果不显。近日大便中发现白色节片,舌淡,舌苔白腻。宜予驱绦汤加( )治疗。
A.延胡索、香附 B.厚朴、苍术 C.枳壳、川楝子
D.党参、白术 E.黄芪、当归
(三)B1型题
A.皮下肌腠结节
B.眼囊虫病
C.脑囊虫病
D.痰核瘰疬
E.肠痈
11.囊虫病症状具有多样性,轻者仅为( )。
12.肠绦虫病病情相对较轻,但部分患儿可能并发( )。
A.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B.化痰熄风,开窍定痫
C.祛风解痉,涤痰通络
D.健脾益气,化湿除痰
E.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13.囊虫病皮下肌腠结节,治法为毒杀虫体结合( )。
14.囊虫病抽搐者,治法宜毒杀虫体结合( )。
(四)X型题
15.绦虫病,幼虫夹( ),蕴于皮肤肌腠之间,形成囊虫结节。
A.痰 B.风 C.湿 D.寒 E.瘀
16.治疗囊虫病可选用( )。
A.使君子散 B.肥儿丸 C.囊虫丸 D.干芜散 E.驱绦汤
三、改错题
17.治疗猪带绦虫病时,应避免腹泻,以免自身感染,引起囊虫病。
四、简答题
18.简述囊虫病的治疗原则?
五、问答题
19.试述绦虫病的调护?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2.A。答案分析:绦虫病以青壮年多见,10岁以下小儿及60岁以上老人少见。
3.B。答案分析:绦虫虫卵被猪或牛吞食后,在肌肉组织中发育成囊尾蚴,人食入含有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即可受感染。
4.C。答案分析:猪囊尾蚴寄生人体的部位很广,肌肉、皮下组织、脑、眼、心、舌、喉、口、肺、脊髓、骨等处都可有,但以皮下及肌肉、脑、眼多见。
5.B。答案分析:绦虫虫卵不直接排入患儿肠道,因此虫卵检查阳性率不高,而从大便中寻找绦虫节片,方法简便且阳性率高。
6.E。答案分析:位于小肠内的猪带绦虫妊娠节片如返流进入胃中,虫卵中的六钩蚴孵出,穿过胃壁进入血液,可在人体不同部位再次形成囊虫病,故治疗要求先驱杀绦虫。
(二)A2型题
7.A。答案分析:有吃涮肉片饮食史,大便中排出绦虫节片,又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故诊断为绦虫病。
8.C。答案分析:怀疑脑囊虫病,宜作CT、MRI扫描检查。
9.A。答案分析:从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分析,患儿主要是脾气不足,运化乏力。归脾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均为补气养血之方;健脾丸、七味白术散有健脾之功,但健脾丸理气和胃,消食助运之力较强,而七味白术散重在健脾止泻,故选健脾丸较其它几方合适。
10.B。答案分析:患儿腹胀明显,当予行气之品。结合舌淡,苔白腻,行气之药不可寒凉,故排除C项。又A项乃疏肝理气,而B项善行腹中之气,且不寒凉,故较为合适。
(三)B1型题
11.A。答案分析:A、B、C均为囊虫病的症状,眼囊虫病和脑囊虫病病情都较重,皮下肌腠结节相对较轻,故选A。
12.E。答案分析:肠痈是绦虫病的并发症。
13.A。答案分析:囊虫病皮下肌腠结节为虫体夹痰夹瘀所致,故治疗宜配以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14.B。答案分析:囊虫病痰浊上扰,可出现抽搐等动风症状,故治疗宜配以化痰熄风,开窍定痫。
(四)X型题
15.A,E。答案分析:囊虫病皮下肌腠结节为虫体夹痰夹瘀所致。
16.C,D。答案分析:使君子散、肥儿丸为治疗蛔虫病的方剂;驱绦汤治疗肠绦虫病的;只有囊虫丸和干芜散治疗囊虫病。
三、改错题
17.改为:治疗猪带绦虫病时,应避免呕吐,以免自身感染,引起囊虫病。
答案分析:呕吐可使小肠内的猪带绦虫妊娠节片返流进入胃中,虫卵中的六钩蚴孵出,穿过胃壁进入血液,在人体不同部位形成囊虫病,故治疗猪带绦虫病时,应避免呕吐。
四、简答题
18.囊虫病的治疗应驱虫与化痰熄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法结合,并注意标本兼顾,驱虫后,及时调理脾胃,恢复其运化功能。囊虫病治疗根据其寄生部位,也可选择手术摘取。
五、问答题
19.绦虫病的调护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服药前晚禁食或稍进软食,晨起空腹服药,使药物与虫体能更好地接触,服药后加服泻药或多饮水,有利于虫体从体内排出。
(2)服用驱虫药,排便时应坐在放有温水的便盆上,使水温与体温相近,以利排虫完整。
(3)治疗猪带绦虫时,应避免呕吐,防止自身感染,引起囊虫病。
(4)检查24小时全部粪便,以寻找头节。对驱虫后未找到头节者,应随访3~6个月,若无绦虫节片或虫卵也视为痊愈,否则需要重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