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理)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5分,共60分)
1. 设全集U={1,3,5,7},集合M={1,|a-5|},M U ,M={5,7},则实数a的值为( )
A. 2或-8
B. -8或-2
C. -2或8
D. 2或8
【答案】D
【解析】分析:利用全集,由,列方程可求的值.
详解:由,且,
又集合,
实数的值为或,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补集的定义与应用,属于简单题.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元素,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研究两集合的关系时,关键是将两集合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
2. 已知命题,则命题的否定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即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所以命题的否定为,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属于简单题.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定有一定的区别,否定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时,一是要改写量词,全称量词改写为存在量词、存在量词改写为全称量词;二是要否定结论,而一般命题的否定只需直接否定结论即可.
3. 函数,则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的定义域是,故:且,解得
或,故选B.
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
4. 已知幂函数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上是减函数,则()
A. -
B. 1或2
C. 1
D. 2
【答案】C
【解析】分析:由为偶数,且,即可得结果.
详解:幂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且在上是减函数,
为偶数,且,解得,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幂函数的定义、幂函数性质及其应用,意在考查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方程至少有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或
【答案】
C
若方程有两个负的实根,则必有.
②若时,可得也适合题意.
综上知,若方程至少有一个负实根,则.反之,若,则方程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
因此,关于的方程至少有一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故答案为:C
考点:充要条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6. 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满足:对任意实数有,且,若,则=( )
A. 2
B. 4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令,可求得,再令,可求得,再对均赋值,即可求得. 详解:,
令,得,
又,
再令,得,
,
令,
得,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赋值法求函数值,正确赋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7. 已知A=B={1,2,3,4,5},从集合A到B 的映射满足:①
;②的象有
且只有2个,求适合条件的映射的个数为( )
A. 10
B. 20
C. 30
D. 40
【答案】D
【解析】分析:将元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按照元素在中的象有且只有两个进行讨论. 详解:将元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因恰有两个象,将元素分成两组,从小到大排列,
有一组;
一组;
一组;
一组,
中选两个元素作象,共有种选法,
中每组第一个对应集合中的较小者,
适合条件的映射共有个,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映射问题并不常见,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分清象与原象的概念;()明确对应关系.
8. 函数的大致图象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利用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大于时函数值的符号,以及小于时函数值的符号,对比选项排除即可.
详解:当时,函数,
排除选项;
当时,函数,
排除选项,故选B.
点睛:本题通过对多个图象的选择考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这类题型也是近年高考常见的命题方向,该题型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考查知识点较多,但是并不是无路可循.解答这类题型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特殊点以及时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利用排除法,将不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
9.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
+的值为( )
A. 2
B. 0
C. 1
D. 不确定【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令
代入可得
,函数关于对称,由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函数
关于对称从而有,故选A.
考点:奇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思路点睛】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可把已知转化为,从而可得函数关于对称,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关于对称,代入即可求出结果.
10. 若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由,可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不合题意,当时,函
数在上单调递增,
函数,在区间
内单调递增,
,
,a 的取值范围是,故选B.
11. 对于三次函数,给出定义:设是函数的导数,是的导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设函数
,则
( )
A. 2016
B. 2017
C. 2018
D. 2019
【答案】C
【解析】分析:对已知函数求两次导数可得图象关于点对称,即,利用倒序相加法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函数,
函数的导数,,
由得,
解得,而,
故函数关于点对称,
,
故设,
则,
两式相加得,则,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正确理解“拐点”并利用“拐点”求出函数的对称中心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求和的过程中使用了倒序相加法,属于难题.
12. 已知函数,函数有四个不同的零点
,且满足: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函数图象可得,,可化为,
换元后利用单调性求解即可. 详解:作出的解析式如图所示:
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知
,
且,
,
, 因为所以当
时,函数等号成立, 又因为在递减,
在递增, 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故选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 已知条件:;条件:,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条件化为,化为,由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根据包含关系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条件,化为,解得,
,解得
,
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得,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意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简单题.
14. 已知函数,对任意,都有,则____________
【答案】-20 【解析】分析:令,知,,从而可得,进而可得结果. 详解:令,知,,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赋值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令,求出的值,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5. 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化为,时,,时,,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
,
时,,
时,,
函数,则函数的值域为,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值域,属于中档题.求函数值域的常见方法有①配方法:若函数为一元二次函数,常采用配方法求函数求值域,其关键在于正确化成完全平方式,并且一定要先确定其定义域;②换元法:常用代数或三角代换法,用换元法求值域时需认真分析换元参数的范围变化;③不等式法:借助于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值域,用不等式法求值域时,要注意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④单调性法: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然后准确地找出其单调区间,最后再根据其单调性求凼数的值域,⑤图象法:画出函数图象,根据图象的最高和最低点求最值.
16. 设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且,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②是以2为周期的函数;
③在上单调递减;④为奇函数.
其中正确命题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
【解析】分析:①由,用赋值法求解即可;②由奇函数和,可得;③可得函数关于对称,可得在上单调递增;④结合②,可得
为奇函数.
详解:①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
又,,正确.
②奇函数和,,
,函数的周期是,正确.
③
是奇函数,,, 即函数关于对称,因为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不正确.
④
是奇函数, 函数的周期是, 所以
, 所以 是奇函数,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本题主要通过对多个命题真假的判断,主要综合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难题.这种题型综合性较强,也是高考的命题热点,同学们往往因为某一处知识点掌握不好而导致“全盘皆输”,因此做这类题目更要细心、多读题,尽量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另外,要注意从简单的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入手,然后集中精力突破较难的命题.
三、解答题(共70分)
17. 已知集合P =,函数的定义域为Q. (Ⅰ)若P Q ,求实数的范围;
(Ⅱ)若方程在内有解,求实数的范围. 【答案】
(1) (2)
【解析】分析:(1)只需
即可;(2)在有解,即求,的范围就是函数的值域,求出函数值域即可.
详解:(1)P =,P Q ,不等式在上有解,由
得,而,
(2)
在有解,即求的值域, 点睛: (1)是一个存在性的问题,此类题求参数一般转化为求最值,若是存在大于函数的值成立,一般令其大于函数的最小值;(2)也是一个存在性的问题,其与(1)不一样的地方是其为一个等式,故应求出
解析式对应函数的值域,让该参数是该值域的一个元素即可保证存在性.
18. 如图,三棱柱中,侧棱平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分别是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Ⅰ)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由勾股定理证明;另外
平面
即可;(Ⅱ)过程为作---证---算.根据二面角的定义找到角,注意不要忽略了证明的过程.试题解析:(Ⅰ)证明:由条件知平面,令
,经计算得
,即,又因为
平面;
(Ⅱ)过作,连结
由已知得
平面
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经计算得,
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二面角;
19. 某保险公司针对企业职工推出一款意外险产品,每年每人只要交少量保费,发生意外后可一次性获赔50万元.保险公司把职工从事的所有岗位共分为、、三类工种,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出三类工种的每赔付频率如下表(并以此估计赔付概率)
.
(Ⅰ)根据规定,该产品各工种保单的期望利润都不得超过保费的20%,试分别确定各类工种每张保单保费的上限;
(Ⅱ)某企业共有职工20000人,从事三类工种的人数分布比例如图,老板准备为全体职工每人购买一份此种保险,并以(Ⅰ)中计算的各类保险上限购买,试估计保险公司在这宗交易中的期望利润
.
【答案】(1) 三类工种的保费上限分别为6.25元,12.5元,62.5元(2)保险公司在这宗交易中的期望利润为55000元
【解析】试题分析:(I )设工种每份保单的保费,则需赔付时,收入为,根据概率分布可计算出保费的期望值为,令解得.同理可求得工种保费的期望值;(II)按照每个工种的人数计算出份数然后乘以(1)得到的期望值,即为总的利润.
试题解析:
(Ⅰ)设工种的每份保单保费为元,设保险公司每单的收益为随机变量,则的分布列为
保险公司期望收益为
根据规则
解得元,
设工种的每份保单保费为元,赔付金期望值为元,则保险公司期望利润为元,根据规则,解得元,
设工种的每份保单保费为元,赔付金期望值为元,则保险公司期望利润为
元,根据规则
,解得元.
(Ⅱ)购买类产品的份数为份,购买类产品的份数为份,
购买类产品的份数为份,
企业支付的总保费为
元,
保险公司在这宗交易中的期望利润为元.
20. 已知二次函数
,设方程有两个实根(Ⅰ)如果,
设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为,求证:;(Ⅱ)如果,且的两实根相差为2,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分析:(1)有转化为有两根:一根在与之间,另一根小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分布可证;(2)先有,知两根同号,在分两根均为正和两根均为负两种情况的讨论,再利用两个之和与两根之积列不等式可求的取值范围.
详解:
(1)设,且,则由条件x1<2< x2<4
得
(2)
,
又
或综上:
点睛:利用函数的零点求参数范围问题,通常有两种解法:一种是利用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或利用函数思想结合图象求解;二种是构造两个函数分别作出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此类题目也体现了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的思想.
21. 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Ⅰ)求,的值;
(Ⅱ)若函数在内存在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
(1) ,
;(2)
【解析】试题分析:
(Ⅰ)题意说明函数是奇函数,因此有恒成立,由恒等式知识可得关于的方程组,从而可解得;
(Ⅱ)把函数化简得,这样问题转化为方程在
内有解,也即
在内有解,只要作为函数,求出函数的值域即得.试题解析:
(Ⅰ)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所以,
所以,即,
所以,
解得,;
(Ⅱ)由,由题设知在内有解,即方程在内有解
. 在内递增,得
. 所以当时,函数在
内存在零点. 22. 已知,函数
. (I )当为何值时,
取得最大值?证明你的结论; (II ) 设在上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III )设,当时,
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2)
(3) 【解析】试题分析:(I )求得f ’(x )=[-x 2+2(a -1)x +2a ]e x ,取得-x 2+2(a -1)x +2a =0的根,即可得到数列的单调
性,进而求解函数的最大值.
(II )由(I )知,要使得在[-1,1]上单调函数,则:
,即可求解a 的取值范围; (III )由,分类参数得,构造新函数(x ≥1),利用导数求得函数h (x )的单调性和最值,即得到a 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
(I )∵
,
,
∴
,
由得,
则
,
∴在和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又时,且
在上单调递增,
∴
,
∴有最大值,当时取最大值.
(II)由(I)知:
,
或,
或;
(III)当x≥1时f(x)≤g(x),即(-x2+2ax)e x,
,
令,则,
∴h(x)在上单调递增,
∴x≥1时h(x)≥h(1)=1,
,又a≥0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求得,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逻辑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最有效的工具,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单调性;已知单调性,求参数;(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极值),解决函数的恒成立与有解问题;(4)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