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4-11-08   来源:未知    
字号: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构建多形式、多途径的教师发展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报告

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

杨秋野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 要]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认识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诸多因素,积极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对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对于促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的制度建设和行政决策,创设专业成长创设外部环境,构建教师成长团队氛围,提供教师专业成长根本动力。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 发展现状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一、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发展现状

(一)理论研究方面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研究

(1)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研究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 第三类认为以上两种涵义兼而有之。如:威迪恩(Wideen,M.)提出的包含五层涵义:①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的训练。②学校改革整体活动,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学习效果。③增进教师对其工作和活动的了解,不只是停留在提高教学成果上。④是利用最新的教学成果的研究,以改进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⑤协助教师在受尊敬的、受支持的、积极的气氛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2)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研究

我国学者叶澜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朱宁波等人则认为“教师个人在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任教阶段和在职进修的整体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地学习与研究,不断发展其专业内涵。逐渐达到专业圆熟的境界”。

从目前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来看,主要体现出两种思路和视角:一是关注教师成长与职业发展的教育培训研究;二是关注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及完善的研究。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研究

(1)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研究

弗兰西丝·富勒(Fuller]提出了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历“执教之前关注阶段、早期关注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四个发展阶段。

卡茨(Katz)以学前教师为研究对象,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四阶段理论“求生存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和成熟阶段”。

费斯勒(ressler)从生命的自然老化过程和周期的角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提出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历“职前阶段、入职阶段、能力形成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职业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退出阶段”八个阶段。

休伯曼(Hu-berraan)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也从教师职业生命的自然老化的视角提出教师职业发展五阶段理论:求生与发现期、稳定期、尝新与自疑期、宁和与积守期、游离闲散期。

(2)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研究

钟祖荣从教师素质和工作业绩的角度出发,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和创造期”四个阶段。

邵宝祥等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发,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和成熟阶段”四个阶段。

罗琴和廖诗艳“以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为假设,以职业成熟度为标准,把教师专业发展过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程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

(二)方法策略研究方面

1.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方法与策略

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展了“教师即研究者”运动,它重视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个人的实践或自我能力。这次运动中,教师开展研究成为教师解放自己、张扬自身主体性的职业生活方式。

校本培训于70年代中期,首先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发起。80年代以后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国家和日本也广泛开展校本培训。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将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等课程开展融为统一的过程。教师的培养发展遵循“反思实践者”范式。教师在以“参与”和“反思”为主要特征的行动研究中不断获得对实践的反思能力,使自己获得专业发展。

艾伦·C·奥恩斯坦(A·C·Omstein)和L·S·Behar对过去一些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即个人自我指导模式,观察、评估模式,参与发展、改进过程模式,培训模式和探究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更加有效地运用到专业技能。

2.国内教师专业发展方法与策略

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开始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概括起来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

(1)基于学校层面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①校本课程开发:如傅建明教授在他的《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的科研能力;改造教师的精神世界。我国各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相当丰富多彩。

②校本培训:形成的主要模式和方法有微格教学培训模式、案例教学培训模式、校本教研、行动研究培训模式、案例分析、自我反思模式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通过Blog虚拟社区上学习、交流、讨论、反思、撰写教育叙事等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思想的发展。

(3)基于评价层面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方法;②通过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③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今有关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在其内涵、阶段、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教师专业化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教师专业化成长取得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目前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联合性不强

一是偏重从实践角度进行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和结合;二是各研究单位之间横向联合少,产生的成果缺乏广泛性意义。

2.理论高度不够

大部分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多为经验的总结,还未达到理论阶段,成果的推广性不高。从理论角度对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有待深化。

3.研究的特色不鲜明

许多研究成果,看起来似曾相识。一般的泛泛研究较多,针对性不强,缺少实效性。尤其是结合学校实际的研究比较少。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4.成果转化不够

研究成果形成之后即束之高阁,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和大面积推广。既不能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使成果深化提升,也不能为其他研究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致使重复性、低效性研究大量出现。

很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策略和模式存在着浮于表面,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和实质性参与而流于形式,不能充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究其原因,是强调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性,很多方法和策略只是从教师专业发展上“应该”如何的角度去考虑,而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法律、政策、文化、环境等)和教师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对教师的实际生存状况及专业发展状况缺少关注。

三、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

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发展,不能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个人身上,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中既有客观环境因素,又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只有处理好内外部环境中各要素的关系才能促使教师专业既健康又快速的成长。我们可以从教师本人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因素

教师本人是自身专业成长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靠外界灌输获得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是其专业成长中的决定性因素。

1.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个体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要求而形成的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是教师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个体心理的反映。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根据社会对教师赋予的特定要求,努力向目标奋进的理想状态的反映。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使得教师能够“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把个体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意识中连接起来,不仅使人的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而且使自觉意识到的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可以说,没有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就很难有教师理想的追求,也就难以有自我潜能的挖掘,也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快速成长。因此,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成长的基石。

2.教师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成长方式和对待教育的态度,进而影响到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促进者和新文化的创造者,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学风,推动着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教学、科研和教书育人工作,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教师如果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同,并理解其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则能产生责任感和光荣感,同时也促使他们思考:以什么样的素质来完成好工作,怎样完善专业素质,加快专业成长等问题。所以,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3.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等人在20 世纪50 年代创立的一种激励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人们追求卓越、力求成功的一种内驱力。麦克利兰以此来解释人们在工作中的动机。这种理论认为,成就动机具有挑战性,可以引发人的成就感,增强奋斗精神,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是否具有持续做某种工作或选择某种工作的倾向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其追求成功动机的强度、工作成功的可能性,以及该工作所具有诱因的价值。高成就动机的人一般具备以下特征:能够为解决问题而担当起个人的责任;善于在工作进程中调整目标,使自己能够在切实可以达到目标的工作中,不断获取成就动机的满足;希望及时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和成绩以及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性评价。麦克利兰认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为,成就动机强烈的人往往具有高度的内在工作动机,同样教师如果有很强的成就动机那么他们就会主动要求发展。很显然,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直接决定着其是否具有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4.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教师本人关于自身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是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和评估。它在调节自身行为中发挥着能动性,决定着主体的行为和环境选择、行为的坚持性、行为努力程度以及行为成就。国外大量研究证实: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学效果存在显著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不同,则会影响他们的具体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会影响教师成长与发展。如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改变环境,努力克服困难,调控自我,获得更高的成就。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使教师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导致自我怀疑,始终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因而在面对重重困难时仍不放弃努力。因此,可以说自我效能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扬帆船。

5.教师的知识观与教学观

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行为科学化和理性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方向。不同的知识观会导致不同的教育观念与行为。一方面,教师与学生都是带着各自关于知识的看法、假设、信念走进教学与课堂的,教师的知识观对教育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即教师的教学观隐含着一定的知识假定,知识观比教学观更为基础、更为根本,它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决策总是以其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的,有怎样的知识观就可能导致怎样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方式,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正如英国教育家穆尔所指出的那样,“关于什么是知识的回答有两种范式:数学—逻辑学的范式与科学知识的范式。不同范式会对教学产生不同的影响,视知识为数学范式的教育家强调形式研究与演绎教学法的重要性,而经验主义教育家则依据与发现、实验相关的教学法,从科学的观点去考虑知识。”

总之,知识观与教学观乃至教学行为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观的检讨、审视,既有助于澄清我们潜意识中的知识观念,对教学实践所隐含的前提之合理性进行批判,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知识基础,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教学智慧的形成与教学品质的提升提供观念的支撑。

6.教师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对教师来说主要是个人知识管理,它是知识管理的最小单元,是知识管理的最低层次,它是以知识转化为核心,以方便个人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为目的,以个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为处理对象的一种知识管理活动。具体来说,分为知识的获取、储存、分享、应用和创新等几个步骤,如果教师个人能够在这几方面做到有效管理,那么,其知识管理就能够帮助他有计划地建立个人专业知识系统,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源,能够使个人持续性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以提升个人价值和竞争力,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外部因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教师的专业发展毕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的。因此,对外部环境中影响因素的分析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全社会对于教育与教师的地位与价值的认识和看法,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导向、奖惩机制、教育经济制度及政策法规等,作为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肯定,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教育的宏观重视,全社会尊师重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教的良好氛围,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和要求,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和鼓励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政策导向,将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

2.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学校的自然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管理风格、制度建设、工作氛围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学校是否营造一个敬业乐业、进取有为的成长氛围,是否制定目标规划、明确教师的培养要求,是否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基本职责,是否唤醒、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否搭建舞台促进教师的成长等等,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

3.教师间的合作关系

教师间的合作主要是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动和合作文化,教师间的合作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来看大部分的中小学校都逐步建立了学科教研组,主要在同年级建立备课组(即年级组,也处理年级管理事务等) ,由每门学科各个不同年级的备课组共同组成该学科的教学教研组,形成了一个纵(学科教研组) 横(年级备课组) 结合的统一的教学研究管理系统。但也必须看到,这种合作的宗旨是相当行政化,而且强调统一规格,这种合作其实并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必须把这种过于行政式的、重在教学规范(或为教学而教学) 的组织,转化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能激发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的内在潜能和动力的组织。

也就是说,教师之间要形成具有内在凝聚力的团队,而非靠外在的约束集合在一起的组织,在这样的团队中教师们要组织讨论、进行示范教学、自行决定研究内容、相互质疑和评价等。这种团队合作一方面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方面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在学校环境中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提升教师个体在专业能力、知识、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4.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家庭支持度、家庭文化背景、家庭的经济实力等因素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应对策略

(一).科学的制度建设和行政决策

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是一种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建立健全包括教师教育在内的各种政策法规制度。对于国家来讲,要构建完善的预备教师专业实习制度、建立教师教育认可和审查制度、确定教师教育课程的认定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进一步完善教师进修制度等;对于教育行政及学校来说,要能够合理制定、实施、调整学校发展规划,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1.避免管理“行政化”驱动“专业化”

教育政策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教育内部,来自教学行政和教研部门对教师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运用的使用有过多干预的情况。而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具有较大的专业自主性,这样的教育政策对教师成长有着负面影响。

切忌统一的教研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万能的、适用于一切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由于地区、学校和个人情况的千差万别,各学科特点的不同,统一的要求会扼杀学校和教师的个性发展,丧失其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不要求教师按照固有模式讲课,只要开展的教学活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建构,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即可。应在满足共同需求的基础上,重视教师个性特点的张扬,促进不同教师自身教学风格与特色的形成。

有效的学校文化不是基于由上而下的“命令——控制”,而是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主体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地位的“促进——支持”。

2.避免管理“工程化”及“技术化”

在“教师专业化”的界定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教师的“专业自律性”、“专业自主性”。“教师专业自主”,是指教师在其专业领域里依其专业智慧,执行专业任务,包括课堂教学、学校或是组织决策,以维持其专业品质,及不受非专业的外界干预的状态。“工程化”管理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无非是有助于强化行政监管的力度,其要害在于限制了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空间,甚至剥夺了教师研修的自主权。“教师专业化”只能靠基于“学习型组织”的专业对话、自主判断、行动研究、行业伦理来驱动。

我国的“教师专业化”不能由“技术范式”来主宰,因为它的着眼点仅仅在于追求控制与效率。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具有如下特点:(1)专业发展涵义的多面性:专业发展过程是教师经验与环境持续互动的过程。(2)专业发展方式的多元化:存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与过程。(3)专业发展囊括认知技能与情意改变。(4)专业发展发生在人际网络及情境之中,它总是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境。这是一种寻求教师的“人格化”、“个性化”、“文化化”的过程,“技术化”的要害就在于否定这种过程。

(二).创设教师专业成长外部环境

学校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学校应该具有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学,教学无法脱离学校。教师任职的学校当然就是其专业成长的主要环境。

1.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

2.加强教师培训。学校从长期发展考虑,制定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规划,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细化要求。利用多种渠道,搭建平台,关注和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给教师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邀请教育理论专家、特级教师来校进行专题报告、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座谈,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

3.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这可以让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体验成功的同时,产生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挖掘自己的潜能,促进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4.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要求,增强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主要采取自评、互评、校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5.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文化对人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积极向上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既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 .构建师专业成长团队氛围

教师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生活、工作在一定的教师群体之中,群体组织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能否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思想素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人际关系,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和竞争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师个体成长的心理环境,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师与专家的互动——专家引领。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恰恰相反,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实践证明,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对教师帮助最大。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2.教师与教师的互动——同伴互助。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互动与合作。

3.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向学生学习。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的社会,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快捷,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老师,我们只能讲在某方面懂得比学生暂时多一些,但肯定不是所有方面,肯定不是永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和学生进行真实、和谐、有效的互动,肯定会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 .提供教师专业成长根本动力

自我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动力,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力量,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教师,要创造幸福的教育人生,必须唱好三首歌:一首是《国际歌》,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靠我们自己;一首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自己的脚下,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闯;一首是《爱拼才会赢》,三分天注定,那是遗传,但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得精彩人生。具体来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修炼:

1.职业认同。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让广大教师树立一种积极的心态,提升自己的职业认同感。把教师的职业看成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是自己一生的事业追求,只有树立这样的理想,有了认同感才能去积极地规划自己的发展,才能由从业到敬业再到乐业,达到致高境界让自己不再是一个教书匠,而是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一名专家型的专业化的教师。因此,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2.自主规划。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是激发教师内驱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必须学会设计规划自己的发展。“规划”就是要用可以预见的目标来引导自我发展、激励自我发展;“规划”就是要用明确的措施计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追求,设计自我发展的方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3.专业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已成为很多教师的座右铭。“人不学,不知道”,“饭养人,书养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讲的是读书学习的重要性。阅读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教师的专业阅读,就没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发展。阅读经典和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阅读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因此,专业阅读是一种接纳,它让我们教师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4.自我反思。反思,是教师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的活动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1989)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因此,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深刻的反思,就没有明显的进步;没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就没有持续的进步。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反思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快乐的源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会使我们感到温馨,对学生富有感情,使自己品尝幸福。反思可以使我们摆脱匠气,增长悟性,使我们的教学常教常新。

5.勤于笔耕。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写作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写作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的过程,它可以促进阅读、学习,为写而读的“读”与平时的读用心程度不一样,效果也就大有悬殊。以写促学,以写促思,让读写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专业写作是一种梳理表达,它让我们教师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6.实践体验。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自于实践和体验。教师是实践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师是体验者,教师以研究者、体验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和学习培训融为一体,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结底要靠实践。上课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实践。我们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形成备课充分、上课高效、学生作业负担减轻的良性状态。

总之,必须认真对待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各个要素,只有处理好内外部环境中各要素的关系才能促使教师专业既健康又快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2] 温国良

[3] 李义胜

[4] 傅道春

[5] 夏惠

“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 教育发展研究 2003年(4、5)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中国教育学刊 2009(7) 论教师的可能生活 中国教育学刊 2010(11)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外国教育资料 2000(5)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