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范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一政治《政治生活》质量提升卷
一、单选题
1.55年前,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浙江省诸暨市“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在社会治理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有利于
①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②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依托自身优势,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好政府职能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探索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新途径
④改变社会组织自身组织形式,明确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义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某地通过“一推两议”(对重大民生事项采取村民推荐、村支“两委”审议、党员和村民代表决议的方式讨论决定)民主管理、“一规两导”(用村规民约倡导优良家风民风、规范行为,引导矛盾纠纷基层化解、依法化解)约束引导,实现“平安联创”塑民风。这一做法
①由村委会党支部审议、讨论决定本村的重大民生事项
②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决定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③增强了自治内生动力,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④用村规民约管理村里日常事务引导家风民风向好向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近年来通过网络,企图绑架法律的事件时有发生,一则有关大学生抓16只鸟获刑10年的新闻在网上引起广大讨论,对于量刑过重的质疑声不断。某媒体凭被告人之父的一方之词,对案件的事实作了模糊报道,绝口不提判决的法律依据,让公众对法律产生了误解。上述材料启示了:
A.民意是决策的重要信息,政府应尊重网民的意见
B.媒体保障公民知情权,规范互联网秩序
C.媒体应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法律的实际运用
D.应加强媒体监管,提升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
4.2018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对此公民可以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工作
②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践行生态环境责任
③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参加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某村在乡村治理中探索出一条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的“三治融合”的新路子,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典型。“三治融合”
①创新了乡村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民主进程
②扩大了村民自治权利,拓宽村民自治途径
③完善乡村现代治理体系,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
④健全基层政权体系,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2018年5月,10名文史专家联名给有关部门写信,建议保护杭州市萧山区菊花山、茗山的信件被传到网上,引起网民热议。信中指出,当地政府计划开挖平移两山用于建设安置房,这一行为会造成萧山和杭州乃至江南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无法挽救的损毁。上述材料
①表明专家建议是政府科学决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②反映网民通过舆论监督的形式守望公共家园
第1页,总8页
③体现专家学者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意识
④是专家学者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民主监督的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垃圾处置很重要,但不能修在我家旁边”。“邻避效应”让部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陷入“一建就反对、一反对就叫停”的困境。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使当地经济投资受损,审批机构的公信力也受到影响。解决“邻避”问题,需要
①全面吸纳民意,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②完善补偿机制,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③民众增强公共精神,理性维护自身利益
④政府决策公开透明,引导公众有序参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近日,“后陈经验”登上央视《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第二季,节目介绍了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成立全国首家“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独立于“村两委”的第三方机构,监督村务管理制度实施和村务管理运
作的做法。该做法于2010年被全国人大写入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项改革从“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后陈经验”启示我们
①坚持权力制衡与行政管理有机统一,推进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②坚持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形成多元主体协商治理的有效机制
③坚持基层实践创新与制度建设统一,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增强政治认同
④坚持群众决策权与监督权有机统一,强化民主监督在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如数与会,围绕深化改革、推动科技研发、治理大气污染、青少年教育、外汇管理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向大会提交提案,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这体现人民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