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北京市技工院校招生问题研究(投稿版)

发布时间:2024-11-10   来源:未知    
字号:

北京市技工院校招生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北京市技工院校招生问题是近几年在北京市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也是关系到技工院校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作者20年来从事技工教育的经验和学习研究,试图揭示技工院校招生问题的本质,科学地分析技工院校招生面临的形势及问题的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主要研究了影响招生工作的北京市政策、人口、学校间的竞争、个人对技工教育需求的因素;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工院校应从需求出发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办学,技工院校应加强内部建设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解决招生问题;提出了为保障解决招生问题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技工院校 招生

一、问题的提出

北京市技工院校是最早兴办和发展起来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形式。自1951年长辛店机车车辆厂技校创办至今,北京的技工教育已有61年的发展历史。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北京的技工院校历经艰难与挫折,却始终能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活跃在职业教育战线上,紧紧围绕首都经济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努力去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不断开创技工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技工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需求已成为必然。就教育过程而言,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是教育与社会市场的两个接口。一个教育过程运作是否成功,会非常明确地体现在这两个接口的运作状态上。由于近些年来的北京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普高热”、“高校扩招”、“就业市场学历高移”等原因,导致了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开始走向低谷,招生工作十分艰难。

北京市技工院校在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淘汰了一批招生困难规模小的学校。学校数量减到2012年的20所,在北京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中数量为最少。这与北京市技工教育的历史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极不相称,技工院校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

表1 北京市技工院校数量(公示具有招收初中毕业生资格的学校)统计

(资料来源:依据2000年—2003年、2006年北京统计年鉴和2007—2012年中招办文件整理)

19981999200020012002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造成技工院校目前招生困难,即有技工教育的内部原因,也有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等所造成的外部原因,以及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观念改变等原因。为此,有必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业调整、高科技等环境下,科学地、客观地、冷静地对技工教育的招生问题展开理性的讨论与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方法、范围和现状

(一)研究的意义、方法和范围

1、研究的意义

北京市技工教育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影响其进一步生存发展的招生问题,则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于解决,需要教育科研的支特,因此研究技工院校招生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对技工教育的认识

目前社会和教育界内部仍有许多人对技工教育持有怀疑和鄙视的态度,加之技工院校招生问题客观上存在的困难,也使相当一部分技校教师感到前景渺茫,他们为技工教育以及个人的前途担忧。作者试图通过本文的研究来统一人们的认识,争取消除人们对技工教育的怀疑态度,争取改变人们对技工教育的鄙视态度,坚定人们对技工教育的信心,提升人们对技工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同时,使人们认识到技工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它存在的必要性,从而使社会形成共识,形成有利于技工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2)丰富技工院校招生问题研究内容

招生问题系统研究的空白,它反映出人们对技工教育的研究重视不够。本文意在填补在该问题研究上的空白。本文以技工院校招生问题研究为核心,从宏观的政策、社会经济等到微观的技工院校内部建设和学生及家长,都努力探求影响招生最核心及本质的因素,解析出形成问题的成因,从不同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因此,本文对技工教育招生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贡献。

(3)立足应用性研究,解决招生的实际问题

本文的研究内容产生于技工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在作者从事技工教育二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深深感到技工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理论及实践问题需要去探讨。在诸多问题中,作者选择了目前矛盾最突出,最急待解决,影响技工院校生存发展的招生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努力追求实际的应用性,希望在研究招生问题共性的同时,更侧重于研究北京市的具体实际。作者研究了北京市其它类型中等职业学校的整体状况,研究了技工院校自身情况,研究了北京市社会经济、企业和学生及家长等情况,并进行科学地分析和预测。通过研究作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探讨、政策上的建议和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并给予技工院校以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力争使技工院校在生源市场竟争中,采取正确的谋略,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4)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建议

技工院校招生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相关政策。在目前许多情况下,恰恰是政府部门的政策不当或缺乏政策,未能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竟争环境,阻碍了该问题的解决。鉴于此,本文无论是在宏观问题还是在微观问题上都注意进行政策的分析与研究,为有效地解决招生问题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2.研究的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并运用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心理学、职业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3.研究的范围

本文仅限于对技工院校招收北京市籍初中毕业生进行研究。因为现存的20所技工院校有17所是北京市财政根据北京市籍学生数拨款的学校,由于高级工班、技师班生源主要来自于本校初中生源组成的中级工班,没有中级工班做基础,高级工班、技师班将成为无源之水,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至于非京户籍学生,由于没有市财政拨款,学校招收他们将处于亏损运营状态,解决不了学校生存问题,故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二)研究的现状

作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文献进行了搜集

表2 中国知网检索情况

表3 书籍检索情况

通过对上述途径所获得的文献经整理后未发现针对职业教育招生问题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只有一项“八五”期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农业中专招生与分配制度的改革》),而有关方面的专著也同样存在着空白。但是却有一些对于职业教育的招生与就业分支问题的研究课题,其中影响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课题首先是“九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国家教委级重点研究项目《面向21世纪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该研究中的关于专业设置的动力模式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一些研究课题如《北京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分析》、《2002年首都中等职业教育和职工文化技术现状调查》、《北京郊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99——2005年北京市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这些研究对北京市的人力资源分别进行了整体或局部的研究,并对劳动力市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北京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是一些期刊或报纸文章,这些文章认为造成招生不景气问题的主要有普高热、高校扩招、职业学校内部管理等原因。

上述针对招生问题研究的匮乏,反映了目前对职业教育研究的滞后性,对职业教育的招生问题研究尚未真正起步。无论是对实践的反思,还是理论上的探索都很不够,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职业教育学科理论发展的滞后,对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招生问题的本质揭示,对职业教育的功能认识不够,没有为其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

其次,对国情研究、市情研究、以及对历史的回顾总结提炼不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或背离招生与就业需要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不够;以及对事关职业教育生命发展的招生制度、环境等问题,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远未达到理性思维的高度。

第三,对招生问题的研究广度、深度不够,而且没有形成对其系统的研究。表现为研究成果少,以报纸、期刊的一般性文章居多,专著罕见,对现象分析的多,对历史的纵深研究,对背后的观念性、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探究的少,研究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

三、北京市技工院校招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招生问题现状

学生是学校办学活力的所在,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源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都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与质量差,技工院校身在其中也不例外。纵观近几年的招生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

1、技工院校所占生源市场份额减少,招生人数出现负增长

技工院校所占生源市场份额决定了它们在各类学校中的市场地位。设定市场占有率=技工院校当年招生数/全市当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从表4的分析看,技工院校在2000年初中毕业生生源仅有13.89万的情况下,却市场占有率为15.48%达到最高峰,而相反在2000年以后每年生源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却逐年下降。2011年市场占有率仅3.96%,即使是在2003年生源市场的顶峰年,生源比2000年扩大43068人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相对于2000年也减少3.94%。这个指标充分显示了北京市技工院校的招生工作困难,呈整体下滑局面。

表4 2000年——2011年北京市技工院校中招生源市场份额表(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依倨2001—2003、2006年北京统计年鉴整理;2003-2011年资料根据北京中招办文件整理)

2、各专业的招生情况极不均衡

从技工院校的整体情况看,传统二产类专业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三产类专业反差明显,主要体现在各个专业上的不平衡。以2011年录取情况为例,机械制造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电工电子类四类专业共计录取1138人,占录取总人数的75%,未录满人数共计2628人,占未录满总人数3376人的77.8%。这四类专业是问题的主要矛盾,录取的人数最多,同时未录取的人数也是最多。实际录取人数是未录人数的43%。此外,并不是这几类专业没有生源,而是因校而异,如北京应用高级技校数控专业录取率100%,但有的学校该专业录取率为0%。2011年技工院校的幼师、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招生形势极好,录取率几乎100%,这两个专业行业优势极其明显,学生和家长对这些行业认可度极高。而商务礼仪等专业生源不足,有的专业甚至招不到一个学生。

表5 2011年技工院校统一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

(资料来源:依据2011年北京市中招文件整理)

表6 2011年技工院校统一招生人数最少的专业

(资料来源:依据2011年北京市中招文件整理)

3、技校招生在城八区中的认可度较低。

2009年职技类学校统招中在原城八区录取人数为4337人,但技工学校仅录取421人,只占城八区录取人数的10%。2011年统招职技类学校在原城八区录取人数为5668人,但技工院校仅录取602人,只占原城八区录取人数的11%,对原城八区考生不具备吸引力。相反,2011年中专校在这些地区录取2193人,占38.7%;职高在原城八区录取1886人,占33.3%;其他份额被五年制高职校占据。技工院校的生源主要分布于城市新发展区(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怀柔、平谷、,密云、延庆)、生态涵养发展区(门头沟、燕山、大兴)。

4、生源质量差

技工院校生源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技校生源是经过普高招生扩招,中专招生筛选后所留下来的生源,所以生源质量的下降也就在所难免。其主要表现第一是学生的文化素质低。技校招生由过去的平均三百分左右的学生,落到了今天的根本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学生想上技校就行。有很多职高、技校的学生5门成绩不足百分。第二是相当部分学生的品德差。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存在着思想品德和心理上的问题。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非界限模糊,出现违纪、违法的现象逐年递增。

5、招生工作的操作难度加大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技校招生走向市场也是必然的选择。当前,为争夺极度萎缩的生源市场,各类职校在招生办法上都积极采取了一些市场化的手段,从而加剧了招生的竞争。招生工作的操作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技工院校从过去的一本招生简章招生到现在的招生简章、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手段齐上进行招生;从过去的技校选择学生到现在的学生选择技校;从过去的坐等招生到现在的技校入生源校、入学生家招生;从过去的无壁垒招生到现在的区县政策保护限制招生。如此种种变化显示了技校招生工作的难度。

6、劳动预备制招生技工院校优势明显

劳动预备制招生是技工院校的一大特色和优势。2011年22所技工院校中有21所学校参加劳动预备制的招生工作,在生源数量进一步减少的情况下,加大了对劳动预备制招生的宣传力度,实现了弥补生源、扩充生源的目标。通过各学校的努力,技校2011年共招收劳动预备制学生7398名,其中初中生2825人,高中生687人,外地招生3886人。绝大部分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劳动预备制招生人数远远大于提招、统招人数,甚至个别学校劳动预备制招生人数是提招、统招人数的24倍。13所技师学院和高级技校中只有应用高级技校等4所学校招生人数是以提招和统招北京生源为主体,通过劳动预备制共招收了北京初中生2825人。劳动预备制招生(本市生+外地生)是提招统招数量的2.05倍,由此看来,劳动预备制招生对技工学校至关重要。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北京市有关政策对技校招生的影响

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贯彻、实施教育方针、路线或完成某一重大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统一和引导人们意志、行为的重要依据。中等职业教育要保持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完善的政策,从而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为中等职业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北京市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现在仍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计划指标分配招生名额的政策。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每年分别分配给普高、中专、技校、职高相应的招生指标,各类学校按照分配给的指标进行招生和最终的录取审批。其中技工院校还要由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招生指标的二次分配,将招生指标具体分配到各个技校。这种招生指标的分配政策决定了北京市高中阶段学生的职普比例,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内部中专、技校、职高的生源分配比例。

由于近些年来高校扩招增加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机会,也刺激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的发展。北京市教委决定大力发展普通优质高中,扩大普通高中的规模。北京市“十五”教育规划中计划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到2005年应达到8万,而实际2002年,北京市的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已达到84679人,2005年实际达到8.86万人。由此带来 的直接影响是近些年来的高中阶段职普比例的急剧变化。

表7 1999——2011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校招生实际职普比

(资料来源:依据2001——2002、2006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和历年北京市中招文件整理)

1999~2011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校招生实际职普比例图

职普比例的下降意味着整个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的相对减少。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的职普比例从1:0.632下降到1:3.07,意味着由过去每招一个职校生才能招0.63个高中生到现在每招一个职校生就能招3.07个高中生。整个比例严重失调,如不加以限制,北京市所有初中毕业生全部上高中,高中名额还有富余。

北京市在2003年以前考取技校,计划指标内的农业户口考生可以转为非农业户口。因此有相当多的考生为农转非的户口而报考技校。从2003年起,由于北京市户籍政策的改变,凡是考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都可以自愿农转非。从而使技校在此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部分想农转非的生源被职业高中吸引走,进而也影响到技校的生源。

2、北京市人口发展的趋势对技校招生的影响

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正常进行不能脱离一定的环境,也不能忽视环境的影响。人口状况作为教育的背景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人口的发展变化必然对教育结构、教育规模等产生直接的影响。

人口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上,它与教育规模有着显著的关系。首先是人口数量

要直接影响到相应的教育规模,而人口数量又与人口的出生率密切相关。人口出生率越高则人口增长越快,导致教育规模就越大。反之,人口出生率越低,学龄人口数量越少,教育规模也相应变小。同时人口的不同年龄结构也相应的决定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例如15—19岁年龄组的人口数量关系到就读中等教育学校的人数,从而决定了中等教育的规模。其次是人口数量结构除了对教育的纵向结构——即教育体系中各个等级之间的构成关系的影响外,还对教育的横向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所谓横向结构是指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构成,它主要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从业人口从事非技术性的体力劳动,因此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就比较低,导致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反之,则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北京市初中毕业生数量显示:北京市初中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的18.2万人将减少到2011年的9.1万人,也就是说接受中等教育的生源将减少一半。这个数字比2003年全北京市普高的招生人数9.2万还低。根据2012年中招文件规定,北京市技工院校的中招名额为6800人,许多技工院校将面临无生可招的局面(实际上全市计划数要大于毕业生数)。因此,在生源有限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职普比例对技工院校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意义。

人口数量结构对教育的横向结构——职普比例的影响,北京市的状况令人担忧。北京市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较高,人口职业构成中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口所占比重大,对技工教育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因此从理论上讲技工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应比较大。近几年来,社会上对技工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大,可相反的技工教育在全市教育体系中所占比例却是最少的。单从招生角度来讲,政府给技工院校的招生指标是最少的,从而实际招生的人数也是最少的,所以技工院校在全市的平均每万人在校生人数,技工院校的数量、技工院校的市场占有率这三项指标它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中都是最低的。这与社会对技工教育的实际需求产生了背离。

表8 2000-2011 北京市籍初中毕业生情况表

(资料来源:依据《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和历年中招文件整理)

3、个人对技工教育需求的影响

“教育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1] 在现代社会,个人教育意愿的调节在很大程度还是市场性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选择性教育。由于受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收入、生活状况和个性的发展,所以个人的教育需求在人的教育选择过程中会起很重要的作用。

影响个人对技工教育需求的因素有:

(1)个人天赋能力

个人天赋能力是影响初中毕业生选择技工教育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认为天赋能力高的人,有能力接受高一级的教育,因而他们的教育需求较大。他们会沿着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这三个阶梯不断攀登,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而对于天赋能力较低的人来说,完成初、中等教育已经是尽其

所能了,他们对高等教育需求往往比较淡薄。但是,就目前北京市情况而言,所有初中毕业生无论天赋能力高低,他们都要选择中等教育。而中等教育中的普通高中基本上是通向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所以初 中毕业生中大部分天赋能力高的人都选择了上普高。同样是中等教育,那些经过竞争筛选未能上普高被 认为是天赋能力较低的毕业生,他们作为无奈之举才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技工教育。例如2000年第一志愿报考技校的学生占技校计划招生数12%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统一招生的生源对于技工院校来讲还是优质生源。那些没有勇气参加统一招生通过登记入学、提前招生入学的学生水平更是堪忧,其天赋能力就可想而知了。技工院校的生源差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2)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

技工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如果学生想接受技工教育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教育投资,交付接受教育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因此家庭经济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对技工教育的现实需求是需求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如果只有某种愿望而缺乏相应支付能力则只是潜在需求,家庭经济条件是学生接受技工教育由希望变成现实的保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能有较多的收入用于基本物质生活以外的消费,对教育的投资就会比较多;反之,对教育的投资就会比较少。特别是非义务教育,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对其投资就会有所限制或顾虑,要引发家庭动用储蓄或举债来投资技工教育是有相当难度的。

目前,作为北京市技工院校生源的主体——郊区县的学生成为生源的主力军。他们当中绝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农民家庭,他们家庭经济条件状况较差。一般农民身份的学生离城较远都需要住宿,这样一个学生的一年学费、住宿费、伙食费总计要达到7000元以上。另外新生入学第一年的体检费、校服费、军训费、住宿用品费、书本费、交通费总计又有1500元。按比较保守的计算,一个住宿的技校生三年个人直接成本总计2.2万元。可是据北京市2011年统计年鉴《对3000户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年纯收入与生活费支出》调查显示:人均收入13262、人均支出10109,每人一年才有3153元的结余,一个三口之家的家庭只有2人有收入,年结余6306元,三年共结余18918元。但是对于住宿的技校生三年个人直接成本总计2.2万元而言,尽管农户生政府给每人每年1800的助学金,其家庭负担也是非常重的。现实的支付能力,使他们不得不三思是否要上技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少农民家庭的学生不愿报考技校,而报考投资少,发展前景好的普通高中。

城市学生的家长现在很多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文化程度较高,对培养子女比较舍得投资,而且希望子女在教育程度上超过自己,他们普遍不愿让学生选择技工教育。而城市中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家长,虽然也希望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今后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层次上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他们在进行选择时若孩子的天赋较差,他们还是比较倾向于选择技工教育。这部分家庭背景的学生现在成为了技工院校城市生源的主力军,但此部分学生每年不过几百人。

(3)教育投资的效益

人们放弃其它投资机会而在教育方面投资,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得更高的预期经济收益或其它收益。如果教育投资的效益较高,人们的教育需求就会增大;如果效益较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就会下降;如果效益为零或负值,许多人就会放弃求学机会而选择在其他方面进行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或家庭的投资是要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北京市初中毕业生不愿选择技工教育的非常重要原因之一是技工教育的个人成本高,从而造成教育投资效益低下。

教育成本是指用于培养学生所消耗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包括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个人成本又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个人间接成本。个人直接成本是由受教育者个人和家庭直接支付的培养费用,个人间接成本是指受教育者间接受教育可能放弃的收入,是机会成本,社会成本是由社会支付的培养学生的费用。由于社会对技工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因此,市政府对技工院校拨款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较少,甚至部分技工院校还没有任何国拨经费。此外,在工业企业大多不景气的情况下,主管行业或企业也不能提供财力的支持,所以技工教育的社会成本严重不足。而技工教育由于是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它对场地、设备、师资、技能训练费等费用支出高于普高,所以其成本高于普高。北京市技校的年学费是普高年学费的三倍,造成了选择技校比选择普高要多支出两倍的成本。根据“利益获得”原则——指谁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利益),谁支付的费用便越多;反之,支付的费用便越少,它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可现实中,学生对技校的投资多获得效益少,对普高的投资少获得的效益多。此现象违背了“利益获得”原则,严重影响了学生报考技校的积极性,影响了技校的生源。

(4)对职业不同的预期

人们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就业,要投入职业生活。为了获取谋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人们就必须接受教育。而接受不同的教育则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有的人希望掌握较高水平的技术,谋求较高层次的职位,这就需要接受较高程度的教育。在当今的社会,人们通过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完成社会的等级分层。每个阶层的人都希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地位不是世袭的,接受良好的教育则是提升社会地位的重要条件。

学生接受技工教育就意味着将来成为工人阶级中的一员。工人阶级早已从过去的当家作主转变为受雇佣的合同制工人,工人阶级的社会实际地位是相对较低的,他们在经受低收入的同时还要承担下岗失业的职业风险。据北京市2011年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5683元,技校培养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仅为47175元,比北京市平均水平少18508元。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对将来职业预期的不乐观,从而影响了学生选择技工教育。

(5)传统观念与社会现实的影响

教育,从某种意义来说是靠观念支撑的。而教育中的一些根本观念或基本观念其实均源于社会,是社会中一些根本观念或基本观念与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些观念不可避免地要对教育产生冲击性的影响,技工教育当然也难逃一劫。传统观念与残酷的现实融合强烈影响着学生对技工教育的选择。

首先是“学生优则仕”的影响。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中国古老文化传统思维定式是几千年来封建教育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儒家文化是以伦理,道德观念培养为主,轻视科学技术教育。儒家要培养的是能够治国的德才兼备的君子,而君子最重要的品德是道德方面的修养,而非科学技术上的本领。儒家提倡读的“书”讲授的不是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是如何安身立命与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信条和经世之学。科学技术在教育中难有立足之地,他们视科学技术为“奇计淫巧”。这种文化传统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思想观念,直到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仍然认为,只有考入大学,将来谋得一官半职,才能称得上人才。这种传统观念反应在教育上就是大部分学生或家长仍将培养目标对准普通高校,避免今后成为“劳力者”而受治于人。因此在进行教育选择时,他们自然也就选择通往高校的必由之路普通高中,而不选择让孩子成为技术工人的技工教育。

其次是重学历的教育价值取向影响。“重学历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教育者以授予学生学历文凭为主要目的,学习者以获取某种学历文凭为主要目的,人才选择单位以学历文凭为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这种价值取向造成了当今社会追求高学历的倾向。随着北京市居民小康生活的实现,接受高层次教育的物质承受能力已明显增强。因此,许多家长尤其是城市居民不希望也不需要孩子过早地就业而承担家庭负担,只希望能多读一些书。家长们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以期成为一名“劳心者”。再加之北京市目前就业形势的影响,企业对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严重。如果以传统的观念来衡量一个人,没有一个本科学历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所以家长们倾向于选择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由于北京市高教资源的丰富,高教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挺进,80%上了普高的学生都能进入大学学习。而就目前教育体制,接受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上普通高中。因此,普通高中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青睐。其结果则导致初中毕业生在进行学校类别选择时失衡,使技工院校入选的机会减少,加剧技工院校的办学困难。

最后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对学生及家长选择技工教育的影响。其一是与毕业生就业的关联。学校毕业 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学生接受技工教育本想谋得一份理想职业,但当这一目标使其感到渺茫,难以如愿时,他自然也就不会选择技工教育,因而导致近些年来技工教育缺乏吸引力。其二是与社会舆论的关联。技工教育需要正确舆论的引导,错误的导向将使技工教育误入歧途。一些学者不加分析的将国外的理论或其它学科的理论套用到技工教育上,由此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如“知本论、需求论、高新论”所提出的种种观点,知识经济的到来,以知识为本位,而不是以技工教育的能力为本位;社会就业压力过大,技工教育又重新培养了大量富余人员,应提倡发展普通高中;现在是高新技术时代,技工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不适应时代了。如此等等无非是得出结论:技工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进步了,社会不再需要技工教育了。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技工教育的迷茫,学生及家长对技工教育热情的减少。其三是与技工院校自身原因相关联。北京市技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是相对较好的,但技校中也确实存

在着个别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对学生疏于管理的学校。这些学校损害了技工院校的形象,使部分学生及家长对技工院校整体产生了误解,降低了他们对技工院校的信任,影响到了他们选择技工教育。

4、学校间竞争对技校招生的影响

学校间竞争主要是在技工院校与普通高中和技工院校与其它职业学校之间进行的。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教育政策、办学规模、学校布局、办学质量、办学条件、经费投入、招生方法、专业设置、就业等方面。

(1)技工院校与普通高中的竞争

技工院校与普通高中的竞争受北京市宏观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北京市教育规划和学生及家长的观念等影响。技工院校目前处于一种劣势的局面。首先是在有关政策上,市政府提倡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扩大优质高中的办学规模,因此在确定招生比例和经费投入上给予重点保护,使得近几年普通高中超常规发展,尤其是招生规模迅速膨胀。其次是学校的布局,普高学校布局合理,每个区县都分布着若干所示范校和一般高中校。技工院校由于受行业限制布局很不合理,布局分散,集约化程度低,与北京的地位和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学校规模小,效益差,不成气候,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求得发展。加之现在大多数技校都在四环路以外,交通很不方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源。再次是由于技工院校的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相对偏低,所以办学质量总体相对偏低,无法与普通高中抗衡。最后是学生及家长受不良舆论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对技工教育的认可度较低,对上普高的热情高涨,以至于有一部分家长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一味的选择上普高。此外,由于不少政府部门对技工教育的发展基本采取了自生自灭的态度,而对普高始终给予满腔热情。这种态度上的不平衡,使得技工教育雪上加霜。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技工院校与普高在办学实力上的悬殊,这种竞争普通高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技校无力与其争夺生源,其差别我们可以通过表9来反映出来。

表9 2010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与技工院校基本情况比较

(资料来源:依据2011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和2010年中招文件及中招简章整理)

(2)技工院校与其它职业学校的竞争

技工院校与其它职业学校的竞争是目前职业学校竞争的焦点。在目前北京市初中毕业生源和每年准备上职业学校的生源都在减少的情况下,为争夺有限的准备报考职业学校的生源,技工院校与部分高职院校和中专、职高展开了较量。

①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的竞争

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的竞争主要是由于2004年起部分高职院校进行改革招收五年制高职学生造成的。试点院校从2004年起招收初中毕业生,前三年进行中职的学习,后二年进行高职的学习。这样使本已经十分有限的生源更加显得紧张。高职院校做为争夺生源的外来入侵者,显示出强劲的实力,在准备报考技校学生中的优质生源有相当一部分被他们吸引走。毕竞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实力要远远高于技校,此外他们也迎合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满足了那些不具备上普高考大学,而又想进一步深造求学的学生们的愿望。因此说高职院校高起点进入初中毕业生生源市场的策划是非常成功,技工院校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处于一种极为不利的局面。

(资料来源:依据2010-2011年北京市中招文件整理)

②技工院校与中专、职高的竞争

技工院校与中专、职高的竞争是争夺初中毕业生的主战场。因为除了被普高和高职吸引走多半优质生源外,剩余的学生只能在中专、技校、职高这三类学校中进行选择,所以这三类学校之间的竞争就表现的异常激烈。

在激烈的竞争中技校拥有的优势:

第一是专业设置的优势。技校由于有着60年的光荣历史所形成的主要是二产行业主办技校,因此技校的专业设置一直是以二产为主,并且60年来一直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这些专业有良好的师资 设备、教材等作为保证。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不追风,不赶潮,本着始终为首都制造业服务的宗旨,把握市场的需求,在专业定位上为日后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中专校虽然历史较长,但几十年来他们却一直以培养工程师和工人之间的桥梁——技术员为主要任务,而不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直到近几年,中专校才将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由于历史的积淀和培养方向的不同造成了今天在社会急需技能型人才的情况下,中专校在此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缺陷。此外职业高中由于是近30年来在普通高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因此他们在师资等条件上都无法与技校相比。有相当部分中专、职高近些年来由于过多的发展了一些低成本、技术含量低的三产专业或能够吸引生源的本应由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专业,为日后学生就业埋下了隐患。

第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质量优势。技工院校尤其是局办技工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凭借着50年来的积累,在师资、教学设备、教材等方面,充备保证了教学质量。许多学生及家长认为上技校能学到技术(特别是二产专业表现尤为突出)才报考技校的。相反的由于中专校培养的目标过去是技术员,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即没有经验,也缺乏相应的手段。职业高中情况更差,它即没有历史积淀,也没有现实能力在教材,设备、师资方面对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尤其是一些实践课,技能课教师走不出校门,自身实践经验较少,再加上没有生产、管理和第一线的工作经验,所以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第三是就业的优势。技校由于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教学质量好、专业设置合理、市场定位准满足了社会急需技能型人才和首都振兴都市制造业的需要,加之由于是行业办学,依托学校所在企业,所以学生就业形势在三类学校中最好,技校就业率总体达到95%以上。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上技校能找到工作,因此才愿意报考技校。相反由于相当一部分中专、职高开设的国际商务、涉外财会、外语、金融等专业,要么培养的人层次定位不准,要么没有相应的技术含量,开设的专业遍地开花,所以造成学生就业十分艰难,造成了学校工作的恶性循环。他们中部分学校只好以升学作为目标替代难以实现的就业目标,未能实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一宗旨。近些年来职业高中与技校相比总体不景气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是招生区域的优势。技校现在实行是全市招生,技校可将分配的招生指标分解到各区县进行招生。各技校可以根据各自学校所处的位置,在不同区县的影响力和初中毕业生人数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指标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计划指标的完成。而绝大部分职业高中只能在本区县内进行招生,因此招生工作受到限制。

在激烈的竞争中技校的劣势有:

第一是招生渠道不畅通的劣势。由于历史的原因技工院校归行业办学和人社局主管,中专、职高归北京市教委主管。管理体制的割裂,造成了招生问题上的严重部门保护主义。以前,北京市、区两级每年都要举行中招咨询会,各类学校都参会宣传自己的学校。技工院校有机会对考生及家长进行宣传及咨询。但是近些年出于安全的考虑,取消了市、区两级的咨询会,技校只好通过招生简章和网络进行宣传。技校在进行入初中校宣传时则是困难重重。很多初中校拒绝技校入校宣传,使技校失去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学生如果不了解技校,那么他报考技校的可能则很小。而职高校,他们都属本区县教委所管,有的区、县教委出面采用强制命令方式为本区、县职高校组织生源。在学生填报志愿时,教师又诱导学生填报本区县的学校,这样使技工院校在争夺生源的竞争中被有效的抑制。

第二是基础设施条件不足的劣势。北京中专、职高有很多学校达到校园占地100—150亩,建筑面积2 7万m, 400米跑道等现代化标志学校标准。相反技工院校中只能有三所勉强达到其硬件条件,在2012

年公示具有招生资格的厂办技校中,现在仍有的学校居然没有自己产权的办学场地,他们靠租借场地办学。在招生过程中,不少学生及家长盲目的只看谁的学校楼高地大就报谁,而不看学校的内涵。因此技校由于此方面的原因丢失了不少生源。

第三是学生及家长传统观念所造成的劣势。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学生及家长仍然认为中专校是培养技术员国家干部的学校,职业高中是高中校,技校是培养工人干活的学校。因此在他们头脑中形成这样概念,如果要上职校的话,首选中专,次选职高,最后没办法选技校。而现实中这三类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使用过程中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因此改变学生和家长的传统观念,技工院校对外宣传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来源:依据2011年北京市中招文件整理)

四、北京市技工院校招生问题对策

北京市技工院校招生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第一涉及到社会、政府有关政策、制度,法规等宏观问题,第二涉及到技工院校内部建设和学生及家长择业观等微观问题。上述有些问题的解决并非技工院校本身能力所办到,但是也决不是技工院校对此无所作为。它们的解决依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依赖于技工院校自身建设。我们应从首都现代化建设要求出发,针对上述问题,转变观念以创新角度提出新思路、新举措。

(一)解决招生问题的政策建议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解决北京市技工院校的招生问题当然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从市场中找办法、找出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的作用降低,相反,政府更应该加强责任,有所作为。政府对技工教育发展的认识、政策导向对技工教育的发展有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政府有必要为技工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1、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优化技工院校生源

北京市技工院校的招生工作已经由过去学校择优录取学生转变为现在的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亦即已经由过去的“学校市场”转变为现在的“学生市场”。技工教育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宽,但生源相对却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差。面对这种情况,技工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地转变观念,适应新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激活学生市场,扩大技工教育的服务空间。北京市现行的招生制度、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技工院校招生的数量和质量。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来

改善对技工教育有决定性影响的招生工作。

(1)科学选择职普比例

所谓职普比例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之比。而它们的在校生人数又取决于每年北京市中招招生计划指标的分配。各校连续三年的招生人数累加,则形成了它们的在校生人数。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其指标允许未完成而不允许超额完成。因此,每年所下达的招生指标和实际招生数量成了确定职普比例的关键性因素。在北京市初中毕业生生源一定的情况下,规定当年招生的职普比例,也就保证了各自的数量,关键是每年招生的职普比例该如何确定。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世界各国的职普比例,因国情不同差异较大。比较发达的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瑞典、法国、比利时等国家,他们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占应届毕业生的比例数均在50%—75%之间。北京的情况有所不同,也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方法。笔者认为应该保持有一个大致相当的职普比例,尽管这个比例会在市区或郊区不同地区会有差异,但它可以为宏观管理、调控和约束来提供依据,为职教与普教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因为数量是发展的基础,没有数量就谈不上结构和质量。

在选择职普比例时,我们应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北京教育发展的实际为依据,用政府的政策和舆论来引导群众的选择,改变个人观念。避免只顾顺应了社会上兴起的“普高热”,加大普教的比例,而忽视了目前北京市经济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差异。如果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加强宏观调控的话,则势必重新出现普教和职教比例失调、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使我们又重新回到20多年前的“原地”,出现普高一花独放的局面。幸运的是在2002年8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它为我们科学选择职普比例提供了依据,防止了某些地区在选择职普比例时可能出现的随意性。

(2)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自主权

在市场机制介入教育领域的条件下,政府、学校、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内涵,政府职能发生了转变,学校成为具有自主权的独立的办学主体,受教育者成为自主选择的消费者。教育政策此时最基本的职能是保障教育公平,同时教育政策还要针对政府、市场、学校与受教育者关系提供新的游戏规则。因为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机制与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机制是市场机制条件下保障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笔者认为现行招生政策可以由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①在职普比例确定的前提下,取消中专、技校、职高的招生指标的再分配。这样做一可以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给他们充分的选择机会;二可以避免招生指标的浪费,出现有的职校招不满,而技工院校有能力又不能多招的局面;三可以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取消对个别职校的保护。

②建议给予技工院校与重点(示范)中专、职高同等的权力,取消技工院校不能校外办班的限制。真正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所提倡:“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以跨区域招生,可以与本地、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精神,使政府能够从政策层面上保证学校间的公平竞争。

(3)改革现行招生录取的考试办法

改革现行招生录取和考试办法,第一是要在统一招生报考的志愿与录取上,技工院校与其它类学校,不分先后可同时录取,以减少在录取分批次中给技工院校造成的不公及误导。第二是要坚持登记入学、提前招生、统一招生、劳动预备制多种形式的招生方式,打破人为规定的录取时间序列,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尊重学生本人的选择。从实际意义上改变北京市一年只有一次统一招生的局面。第三是可以采取多次考试、多种考试标准、多阶段录取的灵活办法。改变那种一次考试定终身和单纯以学生的逻辑/数理能力为标准考查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能力的考试方法。

2、加大政府的导向作用,提升技工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使技工教育真正健康发展,首要的是全社会对技工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全社会对技工教育的地位、作用达成一定的共识,才能真正推动技工教育发展。

(1)政策的导向作用。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是更新旧的观念,肯定新生事物的有力手段。因此政府要利用政策导向来提高技工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法》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出台,北京市技工教育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要想破除鄙视技工教育的旧观念,政府还应加大政策支持

力度。政府应继续加快有关职教发展法律、法规的出台;要对技工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办学条件的改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提高北京市技工院校的办学整体实力;要改革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要给予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在待遇上的保障,在分配政策上适当向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倾斜;要打通技工院校毕业生升入高一级院校的通道,满足学生的求学愿望。

(2)舆论的导向作用。舆论媒体要加强对技工教育的正确宣传,纠正人们的错误观念。

第一是要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在北京市建设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技工教育是发展北京经济的重要保障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高级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劳动技术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就北京而言,北京市人力资源的开发、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就业与再就业工程、促进农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哪个战略也都离不开技工教育。技工教育在北京市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愈显突出。

第二是要改变鄙视技工教育的旧观念。由于技工教育基本限定在中等教育的层次办学,人们往往从水平层次上认识和理解技工教育,存在着技工教育是“低层次教育”,是“普高落榜生的教育”的观念,导致技工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影响了技工教育的发展。其实,从中等教育的分类看,技工教育首先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教育类型,它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适应性。教育类型不同,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衡量标准就不同,不能用统一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来衡量技工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技工教育作为中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极为重要但又是非常薄弱的一个部分。社会愈进步,人类文明愈发达,接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教育的面也就愈普及。这里面,绝无“一流、二流”之分,必须改变技工教育是“二流教育、低层次教育”的看法和做法。

第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曾指出,为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转化成现实社会生产力,迫切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和技工。可见,人才层次可以有高、中、初级之差,人才类型可以有学科型、技术型、技能型之别,他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初、中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尽管他们可能文化知识、专门理论不如大学生,但他们是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人才,对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才层次的高低不同,并不意味着人才高低等级不同。人才类型不同,衡量人才的标准就不同,不能以简单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的人才。要改变只有学科型人才,大学生才是人才的观念。要确立“能力本位”的人才观念,技术工人同样是人才。要营造“能工巧匠与科技精英一样光荣”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尊重身怀绝技的技术精英的环境,为技工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第四是要引导家长及学生个人的教育选择。技工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理想状态的关系应该是技工教育的人才结构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相一致,保持供需总量平衡。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受教育者个人来说,其对教育的选择是理性的,对学习的专业与学历有一定的考虑。但是,个人微观决策的最优化,并不等于宏观决策的最优化。学生及家长对普通高中选择的最优,导致了社会总体宏观的缺憾,造成了社会技术工人的严重缺乏。舆论应引导学生及家长将个人的决策建立在整个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将个人愿望与国家的需求统一,这样才会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及家长正视学生本人的现实情况,选择最适合学生本人的教育形式而不是选择所谓最优的教育形式。因为,一方面学生的爱好、兴趣、能力千差万别,学生按社会的需求、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进技校学习,这应属各得其所,既有益于个人成长,更有益于社会。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适合上普通高中的,家长应面对现实,不要强迫学生学习他难以胜任的学习任务,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选择学生能够胜任的技工教育,这样会更有力于学生本人身心的发展,避免了制造更多的“高考失败者”。

(二)加强技工院校内涵建设,解决招生问题

技工院校要在竞争的环境中得到强有力的发展,解决好招生问题,就必须加强学校的内部建设,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技工院校在内部建设上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设外还应着重软件方面的建设,它是解决矛盾的内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技工院校的办学必须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办学,在市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在市场中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创名牌

北京市技工院校属于行业办学,它和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技工院校要发挥背靠行业的优势,在办学上要充分利用师资、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就业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准确定位;要服务于首都的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技术含量高的第三产业有关部门;要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突出特色创名牌。“名牌学校”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可以取得社会各界的了解、信任和支持,有利于寻求合作办学,有利于筹措办学资金,有利于拓宽生源渠道。名牌学校本质上是教育规律在学校内部的独特运行,它是学校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学校的刻意追求下,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以及技工院校办学选择的创造性,自觉追求而形成的那些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符合教育规律、适合社会与经济需要的独特的、稳定的、先进科学的被社会公认的特征。创名牌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学校特色的内涵与发展目标,(例如可以形成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课程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管理、德育特色)然后根据特色目标来制定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形成特色的步骤与措施。名牌技工院校的形成必定会使技工院校在与其它职业学校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2、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反应在学生的职业能力上。所谓“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在某种职业活动或生产劳动中所需要或应体现出来

,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式和特征。” 技工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技能型人才,它的职业能力培养,是教学

设计的起点,是教学评价的重点,又是教学的最高目标。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一是要进一步探索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必须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大胆的借鉴国外地教学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二是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如增加基础性、通用性、综合性、发展性的教学内容,加强德育教育。整合课程,整合过程中应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注意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考核的衔接。三是要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四是要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如ISO9000教育质量认证,使学校的工作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顺利进行。五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变“要你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质量的控制方面,学校还应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控制教学质量的办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技工院校与市场要紧密结合起来,用技工院校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标准,来判断其办学水平,人才培 养质量的高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保障机制,坚持技工教育方向,坚持服务首都经济的办学宗旨,坚持办学的三个原则,即:第一是以最大限度满足首都经济建设需求为最高办学原则;第二是以社会评价作为办学水平高低、人才质量优劣的最终标准;第三是以服务经济,贡献社会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上述宗旨和办学原则最终是要通过其学生被社会的认可程度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来衡量。这样有利于技工院校与市场“接轨”,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3、采取“从需求出发”的技工教育发展策略,适应北京市的经济、科技、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技工教育与北京的经济、科技、产业结构的关系,越来越多的通过市场建立起相应的依赖与服务关系,社会各部门更多地从劳动力市场上录用所需的人才。技工教育培养的人才更着重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专业、规格和数量。技工教育的人力供应从某个部门、企业扩大到其服务的社会各个部门,技工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与某个企业的发展相关,而且与其自身对市场经济服务的效果相关。技工教育不仅依靠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动地服务于北京的经济、科技、 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技工教育的生存和命运,不仅由经济等发展所决定,而且在相当程度上,由办学者自己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努力程度所决定。技工教育只有“从需求出发”才能同有效的就业需求及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指出:北京市要“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科技农业、高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升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着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延伸制造业产业链,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服务业调整升级” 。北京市依托在科学技术、教育上的先发优势,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以二产为主要专业的技工院校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空间,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稀缺,社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到了“求贤若渴”的程度,由此带动了对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强烈需

求。 技工教育应立足现实,不仅为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还应努力服务于高端现代制造业发展和高技术产业的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技工教育要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专业设置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着“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大力发展的产业,以适应经济、科技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同时,技工院校要寻找好学生专业需求与社会专业需求的结合点,设计好专业。让学生“进口”进的来,“出口”出的去,以免造成“进口”冷,“出口”热的尴尬局面。

4、借助德育成果,实现口碑营销

技工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实现技工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技工院校教育始于学生整体发展水平的低起点已众所周知,技校生源目前是在经过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层层筛选后产生的,他们在初等教育阶段德智发展失衡,甚至有很多学生德智发展均存在严重问题。然而,面对现有生源状况,技工院校注重发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过程产生出巨大的效力,将绝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实施了卓有成效的品德教育。

技工院校应将良好的德育成果展现给社会,通过在校生的口碑营销(指学校通过家长或学生的相互交流将学校的信息传播开来),使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家长对学校的服务质量、专业设置、就业、校风等有一个到位的了解,提升学校的形象,实现他们对学校的认同和信任,影响他们选择学校,从而使在校生成为最有利的营销者。当然,实现正向的口碑营销是以学校的卓越教育教学为基础的,否则,负面的口碑营销将使学校招生更加困难。

5、扩大生源市场

技工院校的生源和就业市场是技工教育过程“进口”和“出口”两个端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努力寻找学生、家长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解决生源问题,并利用“出口”带动“入口”。因为毕业生能否在社会上就业立足,关系到学校能否有充足的生源,能否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学校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开设“适销对路”专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能寻找到适合自己谋生和发展的坐标,达到人职匹配,才有可能通过就业带动招生,从而实现招生、教育教学、就业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为了应对由于北京市初中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减少和“普高热”造成的报考技工院校生源数量急剧下降的局面,技工院校在学历教育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是城、农兼收。即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学生都招。从近几年招生实践看,农村户口考生现已经成为技校生源的主体。这是因为近些年城市人口相对减少而农村人口相对增加和郊区普通高中资源相对缺乏所造成的。二是北京生与外地生兼收。技工院校要充分发挥首都的特殊位置优势,教育优势,就业优势,在招收北京地区学生的同时以单独招生或联合办学形式吸引外地学生在北京就学,以弥补生源不足问题。三是走国际化办学道路与发达国家联合办学,在吸收他们办学经验的同时吸引国内更多的生源。四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兼收。

技工院校还要改变办学功能单一的问题。除学历教育外还应广泛开展非学历教育和培训,来应对生源减少问题。在这方面技工院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职前、职后培训并举。二是采用初、高中生与社会成员和全日制、业余培训兼顾的方法。技工院校要充分发挥大部分拥有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站,就业训练定点校等优势,吸引其它中职校、高职院校开展各类职业资格取证的培训,采用长短结合、全日制与业余共存的灵活办学形式,吸引社会成员进行培训。三是要尽可能争取高考落榜生和高中分流学生的培训。

6、加强职业指导,推动招生工作

随着招生、考试、就业等劳动人事制度的变化,初中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升学和就业渠道相应变宽。在面对正确选择升学和就业,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科学合理的选择问题上,是学生及家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技工院校应该适时地开展职业指导,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同时解决自身招生与就业中的问题。学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一方面是积极开展初中生毕业前和招生咨询时的职业指导活动。技工院校应该到初中生源校广泛开展毕业前的职业指导,改变现有的升学指导方式。现在的初中校毕业指导往往集中在学生毕业前填报志

北京市技工院校招生问题研究(投稿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